七月的輝縣,驕陽似火,卻抵不過一場跨越時空、橫渡海峽的親情相聚所釋放的熾熱情感。7月9日,在輝縣市委統戰部、城關街道辦事處的精心組織和城關派出所的協助下,1958年出生于臺灣的臺胞張恒春先生,作為從未踏足過祖籍地的“臺胞二代”,終于在家鄉輝縣的土地上,緊緊握住了大陸堂侄張崇敏、張崇喜的手。這一刻,血脈深處的共鳴瞬間迸發,喜悅的淚水、激動的哽咽與爽朗的笑聲交織,譜寫出一曲感人至深的“兩岸一家親”團圓樂章。
臺胞二代歸故土,父輩鄉愁今得償
對于張恒春先生而言,尋根問祖是承載著父輩遺愿的深情寄托。1958年,張恒春先生在臺灣出生、成長。雖生于寶島,但從小聽著父輩講述家鄉輝縣的故事,那片從未踏足的土地便成了心中魂牽夢縈的“原鄉”。步入古稀之年,這份縈繞心頭的鄉愁愈發濃烈。今年,懷揣著代父輩“歸根”、為自己“尋根”的雙重期盼,張先生踏上了人生首次的故鄉尋親之旅。然而,面對從未親歷、早已煥然一新的故鄉,尋親線索渺茫。輝縣市委統戰部得知張先生的尋根心愿后,高度重視,聯動城關街道辦事處及城關派出所,決心幫助這位“臺胞二代”圓夢故土。
戶籍民警“繡花功”,千絲萬縷連血脈
尋親的關鍵環節,落在了城關派出所戶籍室民警楊麗同志的肩上。面對父輩離鄉久遠、張先生本人從未在輝縣生活過、線索極其模糊的巨大挑戰,楊麗同志展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業務能力。她以張恒春先生提供的親屬姓名、祖籍地等有限信息為起點,扎進戶籍檔案中,時間跨度長、信息幾經變遷、同名同姓干擾……困難重重。楊麗同志不畏繁瑣,以“繡花”般的精細功夫,反復比對、篩選、甄別。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最終精準鎖定并成功聯系上張恒春先生在大陸的堂侄張崇敏、張崇喜兄弟,為這場跨越代際與海峽的尋根之旅架起了堅實的橋梁。
此次張恒春先生尋親成功,是繼臺胞陳興邦先生之后,我市協助臺胞(特別是臺胞二代)尋根問祖、實現團圓夢想的又一成功范例。再次證明,海峽隔不斷血脈,代際沖不淡親情。輝縣市委統戰部將以此次成功案例為契機,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方法,深化精準服務機制,加強與公安、民政、街道社區的常態化協作,優化信息共享和尋親響應流程。在成功尋親的基礎上,主動做好后續親情聯絡的橋梁,為臺胞臺屬探親交流、返鄉尋根謁祖、了解家鄉發展等提供更貼心、更持續的服務,全力當好臺胞臺屬信賴的“娘家人”。
一次尋根之旅的終點,是親情延續的新起點。輝縣市委統戰部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各項對臺工作,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進血脈親情貢獻更大的力量。
來源:輝縣市統一戰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