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歷史但從不執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天水的事兒,我前天寫了但沒有發出來。
今天想了一下,還是重新寫一個吧。
關于天水,我印象一直都很好。
就因為當年姜維對趙云說的那一句:“老將軍,可知天水姜伯約?”
讓我至今都對天水這個地方充滿了期待和好感。
我想如果有機會了,我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天水走走看看。
總感覺那是一個有英氣的城市。
但最近幼兒園的事兒確實為這個城市的抹黑了。
251名幼兒,233人血鉛異常。
這真是令人震驚!
現在這件事兒說是查清楚了。
原因是這個幼兒園的園長等8人作惡,故意從網上買了畫畫用的顏料,然后加進了孩子們的飯食里導致這么多孩子鉛中毒。
通報給出的“真相”令人震驚,不可思議。
幼兒園園長等人該有多大膽,多么利令智昏,多么不怕死,跟孩子們有多大仇、多大恨,多么喪盡天良,才能做出把顏料兌進食物這樣的惡事?
而且也很遺憾,這份通報也沒有就人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給出解釋——為什么同樣的檢測樣本,天水和西安的檢測結果居然相差幾十倍?
所以,就算通報已經發出來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問:
天水的“水”,到底有多深,有多渾。
好了,這件事情網上的信息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了。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只是希望法律能嚴懲那些真正的兇手,讓他們為自己的作惡和貪婪付出代價。
如果非要再多說兩句我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調查能對得起那些孩子們,對得起的歷史。
僅此而已。
天水這事兒就不多說了。
趁著今天還有一點時間,就跟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漢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在壽春登基稱帝。
這個消息傳來可把曹操氣壞了。
他立即傳令三軍,連夜點兵點將十七萬,親率大軍前去征討袁術,發誓必滅之而后快。
但袁術也不是軟柿子,壽春也不是豆腐城。
袁術見曹操來勢洶洶,就采取了"以守待亂"的策略,憑借江淮水網死守壽春不出打消耗戰。
而曹操這邊日子很不好過。
十七萬大軍每天睜開眼就要吃飯,據說“日耗糧十萬斛”。
而且當時剛好趕上中原連年大旱,不但糧食歉收,而且運糧的糧道也頻頻受阻。
這就給曹操前方用兵制造了一個莫大的困難。
如果糧食的事兒不解決,別說滅袁術了,就連自己的十七萬士兵都可能因為饑餓臨陣嘩變倒戈。
怎么辦呢?
焦慮之中,同樣唉聲嘆氣的運糧官王垕跑過來匯報“軍中缺糧”的情況。
曹操看了他一眼,問他,軍中的糧食還能吃多久?
王垕老老實實說,最多夠吃三天了。
曹操思忖片刻又問:“若將分糧大斛改為小斛,能否多撐幾日?”
王垕大驚。
因為他知道這樣做肯定是會出問題的,所以他說:“丞相,士兵們吃不飽,恐怕會有怨氣。”
曹操卻說:“放心,屆時我自有良策。”
既然領導明確要求了,作為一個小人物,王垕還能做什么?
所以,他只好回去把大斛改成了小斛給將士們分糧食。
跟擔心的一樣,很快這事兒被吃不飽肚子的將士們發現了。
大家情緒一下子就被點燃爆發了——出來賣命,連飯都不讓吃飽!
于是,群情激奮的士兵們沖到曹操帳前要一個說法。如果處理不好兵士們就可能嘩變。
曹操看了一眼外面憤怒的人群,又回頭看了看身后的王垕。
曹操對他說:
王垕,你家人都還好吧。
王垕說,還好。
曹操也不再廢話,又跟王垕說:
我欲借汝項上人頭一用,以安軍心。
王垕頓感不妙,渾身戰栗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跟曹操說:
可是丞相,我真的并沒有做錯什么呀!
曹操說,“我知道你沒錯,但是不殺你軍心必亂,所以只能委屈你了。”
說完,就讓人把王垕拉出去斬首,并把他的頭掛在了旗桿上,眾曉三軍。
很快,一紙告示就被貼了出來:
“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
看著懸掛在旗桿上的王垕人頭,那些挨餓的士兵們紛紛唾罵。
在士兵看來,曹操為他們殺掉了這個“竊糧”的王垕,實在是處理及時,方法妥當,不愧是英明神武的丞相大人。
于是,曹操的威望在軍中大大提升,軍隊的戰斗力也得到了空前凝聚。
不日,守春果然攻克,袁術棄城逃跑。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
“借汝頭,安軍心。”
這個故事家喻戶曉,我也不多解釋了。
如果明天有空,我們繼續聊天。
評論區期待大家的高見。
我要趕公交車去了。
回聊~~~
歡迎光臨我的鈞瓷小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