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亂世,大伙兒光盯著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主角,可徐州陶謙手底下,其實藏了三頭“隱形老虎”——陳登、臧霸、孫觀。這仨人要是擱曹操那兒,妥妥對標五良將,可惜陶老爺子年紀大了,沒折騰明白,白白把人才送給了曹老板。唉,命啊!
一、陳登:書生儒將?不,他是孫權的噩夢!
陳登這人吧,出身官二代,老爹陳珪在徐州當官,家里條件好得冒泡。可人家不擺譜,25歲就被推舉為孝廉,陶謙讓他管農業,種田搞基建一把好手。但你要以為他是個文弱書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孫權這輩子最憋屈的事,大概就是被陳登連著捶了兩次。第一次在匡琦城,孫權帶了幾萬兵(具體多少?史書說“十倍于登”,估摸著小幾萬人吧),陳登手里就幾千老弱殘兵。結果呢?陳登搞了個空城計Plus版——夜里點柴草堆,隔十步一堆,火光沖天。孫權一看:“我勒個去,援軍來了!”嚇得連夜跑路。陳登帶兵沖出來追殺,直接把孫權揍得找不著北。
第二次更絕,孫權不服氣又來打,陳登直接玩心理戰,假裝閉門不出。等孫權放松警惕,突然開城門沖殺,江東兵連陣型都沒擺好,又被捶得哭爹喊娘……
可惜啊!陳登有個致命愛好——生魚片。江蘇靠海嘛,鮮魚管夠,結果吃出寄生蟲(史書說“蟲病”),39歲就掛了。曹操后來提起他都嘆氣:“陳登若在,江南早平矣!”
二、臧霸:18歲劫獄的狠人,曹操都搶著收編!
臧霸這小子,18歲就敢帶人劫大牢救老爹,武力值爆表不說,膽兒比張飛還肥。陶謙一上任就拉攏他,讓他當騎都尉剿黃巾殘部。這活兒臧霸干得賊溜,直接在徐州北部當起了“土皇帝”,手里有兵有地,連呂布都拉他合伙打曹操。
但曹操這人精啊,一看臧霸是個人才,不計前嫌,直接甩出大禮包:青州徐州大片地盤,全交給他管!《三國志》寫得明明白白:“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嘖嘖,這信任度!臧霸也沒掉鏈子,官渡之戰時,他在青州鎮著,袁紹愣是不敢往東打。后來跟張遼混合肥,又多次把孫權揍得懷疑人生……
臧霸這人吧,你說他立場搖擺?亂世嘛,活命第一。但曹操用他,真是賺翻了!
三、孫觀:臧霸的“鐵哥們”,斷腿也要往前沖!
孫觀和臧霸的關系,那叫一個鐵!倆人早年一起混江湖,后來一起投陶謙,再一起跟呂布,最后打包賣給曹操。《魏略》里寫:“觀常為先登。”啥意思?打仗永遠沖第一個!
他的戰績基本跟著臧霸走,青州剿匪、徐州平亂,功勞僅次于臧霸。曹操也大方,直接讓他當青州刺史。217年打濡須口,孫觀當先鋒,被一箭射穿左腳,血流如注。這哥們兒愣是不退,裹著傷繼續沖陣。曹操聽說后,感動得直拍大腿:“牛逼!真虎將也!”
可惜……重傷沒扛過去,沒多久就沒了。曹操后來喝酒還念叨:“孫觀不死,江東何懼?”
四、陶謙的遺憾:一手王炸,打得稀爛
其實想想,陶謙手里這三張牌——陳登善謀,臧霸善戰,孫觀敢拼,要是趁曹操還沒壯大時好好經營,未必不能割據一方。可陶老爺子年紀大了,性格又軟(劉備讓徐州給他都不敢接),眼睜睜看著人才流失。
等到這仨人全去了曹操那兒,反倒成了孫權的噩夢。陳登兩敗江東軍,臧霸孫觀守合肥……你說這叫啥?命運弄人啊!
所以啊,三國這盤棋,你以為的主角團腳下,踩著多少陳登臧霸孫觀這樣的“隱形大佬”?歷史有時候挺諷刺的,陶謙的“棄子”,到了曹操手里,就成了捅向孫權的刀子。對了,臧霸后來還被曹丕封了侯,子孫富貴……你說陶謙要是地下有知,會不會氣得捶棺材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