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美國沒少在臺海問題上給大陸使絆子。總是時不時在中國周邊挑事,包括挑起南海爭端。
不過這次讓特朗普措手不及的是,大陸突然發布了一份公告。而對于該公告,臺灣時政評論員邱毅認為:大陸對臺軍的鎖喉行動已經開始了。
商務部發布禁令,臺軍核心企業被鎖定
7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并要求立即停止相關出口活動。
被列入名單的企業涉及臺灣關鍵軍工研發制造機構,涵蓋航空、導彈、艦艇及潛艇等多個領域。
根據商務部公告,此次被制裁的8家企業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攻衛股份有限公司。
沒有緩沖期,沒有延遲執行。
企業如有特殊需求,需單獨提出申請,經審批后決定是否放行。
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已經盯死了涉及軍工的臺企,已經開始對臺軍工企業進行全面的“圍剿”。
稀土“斷供”:直接沖擊軍工裝備產能
臺灣軍工系統對大陸稀土依賴極高,這是一個公開的事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大陸向臺出口稀土總量達6096噸,占全國稀土出口總額約11%。
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制造戰機發動機葉片、軍用雷達、導航系統、無人機電磁調控設備與導彈推進系統。
商務部對這8家臺企精準出手,也意味著我們幾乎堵死了它們從大陸進口關鍵原材料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不僅是美西方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研發武器,臺島內實體也同樣如此。
漢翔航空主導臺灣F-16V和IDF戰機的升級項目。
中山科學院負責研發“雄風”“天弓”系列導彈和“劍翔”無人機系統。
這些項目都離不開高純度稀土和特殊磁性合金。
出口管制一旦生效,供應鏈中斷,意味著:
戰機維護中斷、導彈產線受阻、無人機失去系統更新能力。
而這些可能只是“鎖喉行動”的開始。
解放軍軍機同步行動,展示“天上地下一起動”
7月8日起,解放軍空軍展開多批次飛行訓練。
臺防務部門通報稱,自 7 月 8 日上午 6 時至 9 日上午 6 時,“偵獲” 解放軍軍機 31 架次、軍艦 7 艘在臺海周圍活動。
其中包括空警-500、殲-10、殲-16與無人機平臺。
有分析認為,這并非例行巡航。
因為飛行軌跡明顯靠近臺軍“漢光41號”軍演的重點區域。
與經濟制裁同時釋放軍事信號,屬于“聯合作戰級別的配合手段”。
陸地上掐供應鏈,空中配合解放軍艦進行聯合戰備警巡。
大陸用實際行動顯示:臺軍的反應,全都在監視中。
國防部要讓臺軍明白:他們的一切,咱們都了如指掌。
“漢光演習”變味,巷戰課目引發爭議
臺軍2025年“漢光41號演習”于7月9日正式啟動。
這次漢光演習,是臺軍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約有2.2萬預備役軍人參與,將持續10天。
值得注意的是,演習中新增了“城市巷戰”與“縱深防御”科目。
臺防務部門毫不掩飾地宣稱,演習基于 “敵方成功登陸” 的假定,將模擬在臺北街頭進行逐屋攻防。
戰術設想是,一旦正面灘岸失守,部隊轉入城市防御,拖延時間等待“國際救援”。
漢光演習
美方此前曾建議臺灣“學習烏克蘭戰法”,側重拖延和消耗戰。
而巷戰正是“烏克蘭式抵抗”的典型作戰模式。
但問題是,臺灣現有兵力結構、城鎮密度與交通體系,并不適合長期消耗戰。
這段時間,賴清德也明顯感受到了風險。
這兩天的“軍演”,本來他打算好好宣傳一波,但是遭遇大雨,大批嬌氣的將士躲進室內,在小板凳上聽講解,算是完成了第一天的演習。
賴清德很失望,臺當局很沒面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這種連雨天都受不了的臺軍戰士,根本不可能跟中國大陸真刀真槍地打。而這一點,賴清德本人也清楚得很。
這時候大陸在經濟層面已開始“鎖喉”,臺灣更缺乏穩定的后勤資源支撐。
所以,他做眼前的這一切,并不是真的想練兵,更像是“做給美國看的政績秀”。
告訴美方“我們已經很努力自保了”,如果到時候還是實力不行,那就得請你們幫幫忙了。
美方顧不過來,特朗普陷入策略孤立
一邊是臺灣求援,一邊是大陸行動升級,美國的反應卻極為有限。
盡管特朗普團隊近期加強對印太戰略的表態,但實際動作不多。
例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出席東盟 — 美國外長會等相關會議,試圖對外釋放 “美國沒有忽視印太” 的信號。
但在關稅政策上,特朗普直接宣布對日本加征25%、對韓國加征30%的關稅,引發強烈反彈。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 “非常遺憾”,韓國方面也表達了不滿。
原本依賴日韓進行臺海圍堵的設想,被關稅爭端打亂。
同時,美國自身也在被大陸限制出口的高端磁材和稀土資源卡脖子。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美方對臺灣想進行軍事援助也很困難。
邱毅警告:鎖喉只是開始,無人機或是下個目標
臺時政評論員邱毅強調,此事件嚴重性和影響,并非臺官方刻意淡化就能混過去,大陸的手段是“愈打愈高明”,針對要害發動攻勢。
他認為:這次大陸對臺灣管制出口可能是第一波。
下一波很可能會針對臺灣無人機產業鏈相關公司。
大陸掌握了稀土,這是對電動車、航空、半導體及軍工產業至關重要的元素,此次就是給臺灣“賴政府”“以武謀獨”的警告。
不只封鎖向美國購買武器的管道,還會針對臺灣自己發展軍工的能力。
大陸這一招打在臺軍的七寸上,擺明了是不允許臺軍再有任何自主性發展,要徹底弄癱臺軍。
分析視角:大陸不再以拖為主,而是穩步推進“去能力化”
過去,大陸在處理兩岸關系時,基于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以及爭取和平統一前景等考慮,往往強調“戰略克制”與“避免沖突升級”。
近年來,隨著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 “九二共識”,頑固堅持 “臺獨” 分裂立場,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 “獨” 挑釁,同時美國等外部勢力也頻繁在臺海問題上滋事,干涉中國內政,兩岸關系面臨嚴峻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時候有所改變。
大陸對臺政策應當有所調整,更加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從多個方面壓縮 “臺獨” 勢力生存空間,削弱其 “以武謀獨” 的根基。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曾多次就臺海問題發表觀點,強調要做好武力統一臺灣的準備等,其觀點體現了大陸在面對 “臺獨” 勢力猖獗時,應憑借實力采取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現在,對特朗普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或許是,大陸這次對臺出手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
而特朗普束手束腳,又做不了什么。
因為美國現在也被中國大陸限制了兩用物項的出口,在稀土問題上更是被卡了脖子。在這些事情沒有解決之前,特朗普只能對臺軍的種種麻煩視而不見。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掐住咽喉,就無需多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