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200萬了,現在連100萬觀影人次都成了奢望。"演員馬東錫在宣傳《神圣之夜:惡魔獵人》時的感慨,道出了當下韓國電影市場的嚴峻現實。在電影行業全盛時期,商業電影首周就能輕松突破百萬的時代已成往事,如今這個數字已成為難以企及的高峰,今昔對比令人唏噓。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影院電影票綜合電算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院線總觀影人次僅為4249萬7285名,較2024年同期(6293萬名)銳減2000多萬,甚至低于疫情剛結束的2022年(4494萬名)。
去年電影行業雖也不景氣,但至少有《破墓》(1191萬名)和《犯罪都市4》(1150萬名)兩部電影突破千萬人次,證明了“電影仍是賺錢的產業”,喚起了大眾對電影的關注,而今年多數商業電影連百萬人次都難以企及。就連代替《犯罪都市》系列,馬東錫出演的電影《神圣之夜:惡魔獵人》,也僅獲得了77萬人次的慘淡成績。
票房榜前三名中,僅有《野黨》(337萬)、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8:最終清算》(335萬)和奉俊昊導演的《編號17》(301萬)突破300萬大關。韓國本土電影方面,繼票房冠軍《野黨》之后依次是《漫畫威龍2》(254萬)、《哈爾濱》(215萬)、《終極對弈》(214萬)、《Hi-Five》(184萬)和《黑修女們》(167萬),再無其他作品跨過百萬門檻。
如今的產業局面源于疫情后隨著OTT的發展帶來的觀眾觀影模式變化。如今“順便去看場電影”的購物公式已然失效。票價上漲使觀眾的選擇變得更加挑剔,“雙片大爆”也已成為歷史名詞。
隨著影院與OTT間窗口期” (電影在影院上映后到平臺公開所需的時間)縮短,“反正很快就會在OTT平臺上線,何必去影院”的觀念在觀眾中不斷蔓延。今年一月,宋慧喬主演的《黑修女們》上映40天后就在Coupang Play開啟了“72小時免費觀看”(收費會員)。今年三月,李秉憲的《終極對弈》上映40余天后登陸Netflix。業績本就低迷的影院對此現狀也只能苦笑。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優質內容的匱乏。疫情后電影制作數量銳減,庫存影片消耗殆盡,新片供給嚴重不足。投資方因接連的票房失利而持觀望態度,形成惡性循環,"明年會更糟"的悲觀預期在業界蔓延。
但轉機或許就在眼前。各大發行公司已為旺季儲備重磅作品:李敏鎬、安孝燮主演的《全知讀者視角》、曹政奭的《變成僵尸的女兒》、林允兒與安普賢的《惡魔搬進來了》等將陸續登陸暑期檔。韓國政府也推出扶持政策,8月起每人可在CGV、樂天影院、Megabox等影院享受4次、每次6000韓元的觀影優惠。業界正期待這些舉措能為寒冬中的電影市場帶來暖意。
消息來源: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