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防長最近說的話挺讓人意外,他覺得不管美國那邊誰當負責人,中國都不太可能對他們采取強硬行動。這話一出來,不少人都在琢磨,菲律賓這兩年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難道就是仗著這個判斷?
事情得從幾個月前說起。今年5月,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國內參議院選舉失利后,沒多久就在南海相關區域有了新動作,策劃了一次闖入特定海域的行動,過程中還用上了之前試過的“撞船”方式。我方采取了相應的執法措施,讓菲律賓方面挺沒面子。但這事兒顯然只是個開始,沒過多久類似的“撞船”情況又出現了,這說明他們的行動可能在不斷升級,已經不只是簡單的例行公事。
到了上個月,菲律賓又有了新動靜。他們打算在和美國完成聯合演練后,在當地部署第二套中程武器,美國還準備給他們提供一款新的反艦武器。這款武器是在之前一款單兵武器基礎上升級的,能垂直發射,打擊距離能到一萬米,菲律賓拿到后,說要用來應對可能的“反登陸”情況。其實去年他們部署第一套類似系統時,就引起了周邊一些國家的關注和溝通。
小馬科斯政府敢接著部署第二套,確實挺有膽量。我方相關部門曾用“最終會反噬自身、損害自身利益”來提醒他們,這話分量不輕。小馬科斯的姐姐之前也勸過,覺得和中國比武器沒優勢,這么做可能讓自己成為焦點,但顯然沒起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近和菲律賓談妥了,要把6艘二手護衛艦賣給他們。這些軍艦噸位不小,單艘近3000噸,雖然是上世紀的老款,武器裝備也不算新,但對菲律賓來說,一下子多了這么些船只,海上力量確實能有所提升。日本這么做,明知道南海區域情況敏感,還執意摻和,顯然是想在周邊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不過這對菲律賓來說,其實風險不小。他們本身沒有成型的海上國防力量,經濟規模也有限,要養這么一批裝備,能不能撐住都是問題。一個小經濟體硬要往區域安全事務里擠,很容易給自己惹麻煩。
菲律賓防長之所以這么有底氣,可能是覺得中國的決策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穩步推進,和美國那邊誰掌權關系不大,打不打、怎么應對,都是中國自己說了算。這話有一般道理,中國處理周邊事務確實有自己的節奏,不會被外部其他力量的變動牽著走。
但問題在于,菲律賓這兩年不斷加強和美國的軍事合作,又是讓美軍增派基地,又是引進各種裝備,等于把自己推到了一個很微妙的位置。這些部署一旦完成,真到了某些特殊時候,菲律賓自己能不能說了算都是個未知數。我方之前提醒過,這種做法最終可能損害他們自己的利益,這話不是沒道理。
從經濟層面看,菲律賓這兩年日子也不好過。和中國在不少合作項目上的進展變慢,農產品出口也受了影響,制造業幾個主要行業產量都在下滑,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還下調了1.5個百分點左右。但即便這樣,他們似乎還是沒打算調整方向,繼續靠著外部力量在周邊事務上做文章。
說到底,菲律賓防長覺得不會有強硬行動,可能是算準了中國做事的克制,但這種判斷要是沒把握好分寸,很容易出問題。畢竟,不斷往區域安全的敏感點上靠,手里的籌碼越多,反而可能離穩定越遠。現在的種種動作,到底是給自己加了保障,還是埋下了隱患,恐怕還得再掂量掂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