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現在處境挺難,被三面圍著施壓,東烏前線俄軍打了很久都沒拿下關鍵陣地,士兵耗得厲害,國內情況也不好,物價漲得厲害,老百姓日子受影響。
這邊馬克龍跟斯塔默握了手,看那樣子是商量到一塊兒去了,派五萬人去烏克蘭,這事兒一眼就能看出來,就是要幫著烏克蘭跟俄羅斯杠上。
那邊美國的特朗普還冷笑放話,說要給普京準備 “大驚嚇”,估計是要搞新的制裁或施壓手段,更麻煩的是有29個國家聯合起來跟中國說讓別插手這事,普京被架在火上沒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接著干。
普京被雙線夾擊
最近的克里姆林宮氣氛越來越緊繃,普京正處在一個極度棘手的局面:一邊是國內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物價飛漲、通脹高燒不退,民眾怨聲載道。
另一邊西方國家步步緊逼,又是軍事上施壓,又是經濟上打壓,弄得俄羅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挺為難的。
十號倫敦突然放出兩個大動作:馬克龍和斯塔默決定要弄一支五萬人的 “快速反應部隊”,目標直指烏克蘭前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演習,是實實在在地備戰。
同時兩國還達成另一個更敏感的共識,要聯合協調歐洲的核威懾體系,也就是說歐洲打算不再靠美國保護傘,要自己握住“核按鈕”,這釋放的信號很明確:歐洲不再只是喊口號,而是準備動真格的。
與此同時,美國那邊的特朗普也沒閑著,他放出風聲說將在十四號針對俄羅斯問題發表“重大聲明”,外界普遍認為這多半是在預告一輪更狠的制裁。
這幾年,西方差不多把能用的招都使出來圍堵俄羅斯了:三千億美金的外匯儲備給凍了,俄羅斯有錢人在國外的資產被抄了,銀行也被踢出SWIFT系統,國際上的支付路數幾乎給斷了。
盧布一度暴跌到1美元兌139盧布,央行急忙將利率飆升到20%來止血,西方的大企業也陸續撤出,蘋果、微軟、麥當勞等品牌紛紛關門,讓俄羅斯經濟像突然斷電重啟,陷入停滯。
可即便如此,普京這回依然沒有選擇退讓,他下令軍方加快節奏,盡快在戰場上取得更多戰果,他清楚這是一場豪賭,要么在前線贏回來主動權,要么連最后的底牌都保不住。
普京之所以敢賭是因為前線最近頻傳“捷報”,讓他覺得還有機會,他相信軍事勝利能換來戰略喘息,甚至可能重新點燃民族情緒,轉移民眾對經濟的憤怒。
可現實情況是:普京再強硬,俄羅斯整個社會真能一直頂下去嗎?
歐洲快熬不住了?
看上去歐洲現在對俄羅斯仍然一副強硬姿態,制裁、軍事援助、各種表態接連不斷,但實際上,撐到現在歐洲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
早先歐美聯手,對俄實施了一波又一波經濟制裁,他們滿以為憑著這幾記重錘,就能輕松把俄羅斯干趴下。
可現實卻讓他們吃了個啞巴虧:俄羅斯雖然確實受了傷,但并沒有垮,反倒是歐洲像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最明顯的傷害來自能源危機,2022年開始,歐洲天然氣價格一路飆升,最高的時候是制裁前的十倍,德國不得不重新啟動本已淘汰的煤電廠,很多地方甚至開始討論限電。
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一些工廠因電費太高,干脆選擇停工,歐洲引以為傲的工業體系,像是被生生拉回上個世紀。
緊接著物價就漲個不停,一波又一波的,歐元區通脹率一度超過 10%,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苦極了。
歐洲央行陷入兩難:要是加息經濟就會陷入冷凍狀態,不加息老百姓的錢包就撐不住,左右為難,政客們開始反思:對俄這招值不值得?
德國總理朔爾茨的態度也開始轉變,他開始呼吁歐洲要有自己的“外交獨立”,雖然表面上仍然和美國站在一邊,但骨子里已經不想再繼續陪著美國硬杠俄羅斯了,不是沒膽量,而是代價太大。
更大的分歧還在于接下來該怎么走,當特朗普揚言要對俄羅斯下更重的手,歐洲人心里其實很清楚,跟上去繼續硬碰硬,結局可能還是自己受傷。
他們不是不知道俄烏沖突的嚴重性,但這幾年教會他們一件事:打得越狠,反噬越重。
29國聯手對中國劃紅線
就在歐美與俄羅斯激烈交鋒的同時,一個由歐盟27國、美國和烏克蘭組成的非正式聯盟,正試圖將中國牢牢釘在“局外人”的位置上。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說話口氣挺沖,而烏克蘭總統更夸張,差不多是 “自損八百” 似的制裁了好幾家中國企業,急著用這招向西方表忠心。
這29個國家聯手施壓,本質上是想徹底堵死俄羅斯最后一個潛在的戰略后門,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既然金融絞索對俄羅斯有效,那么用同樣的方式來警告中國,應該也能奏效。
而他們似乎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中國不是俄羅斯,俄羅斯的DP只有2萬多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不到2.5%,可中國接近19萬億美元,占了全球經濟的18%,是俄羅斯的九倍還多。
更關鍵的是,我們國家是全世界120多個國家最大的生意伙伴,還是全世界供應鏈的核心,說白了俄被制裁就像機器上一個重要零件出了毛病,但整個機器照樣能轉。
如果中國被圍堵,全球經濟就像直接被拔了電源,可能當場“熄火”,這一點歐洲尤其清楚,嘴上跟著美國喊,行動上卻很謹慎,因為他們明白真惹怒中國,代價不是一個國家能承擔的。
面對挑釁,中國一直保持克制和冷靜,比如最近與俄羅斯外長在馬來西亞會晤時,中國外交官全程對烏克蘭問題只字未提,用行動表明自己不被帶節奏,也不輕易攤牌。
其實2021年出臺的《反外國制裁法》,已經為未來的反擊留足了空間,過去中國針對美國軍火企業的精準反制,就是有理有據、不慌不亂,打出的是底氣,也是態度。
總的來看歐美想照搬對俄羅斯的手法來對付中國,基本就是天方夜譚,制裁俄羅斯是單點打擊,制裁中國就是捅全球的神經,真要動這塊大蛋糕,最后誰都吃不了兜著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