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個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參,保姆沒份。倪萍姥姥說:“你個傻子,海參怎么能不給保姆吃呢?”倪萍說:“海參很貴的!”姥姥一番話就讓倪萍恍然大悟。
那個時候,倪萍已經在央視出名,她的收入也比尋常工人多一些,可她生活的地方是北京,這里處處都需要高消費。
而且倪萍并不是一個人住在北京的,她出名后家人便來到這里一起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確實很幸福,但生活壓力也會隨即提升。
有老人一起生活總要買一些營養品,于是倪萍就經常買海參做來吃,不過在買海參的時候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海參價格昂貴,少買一只就能省下一些錢,這樣日積月累下來能省下一筆可觀的數字,于是她就直接把保姆排除在外,只買了四個人的量。
倪萍的行為本并沒有錯,是個人都要為自己打算,而且她并沒有對保姆如何苛刻,只不過是在一些小細節上“計較”了一些。
保姆看到這樣的情況后并沒有多言,她本來就是為人家工作的,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怎么可能會因為這些事情心生怨恨呢?
而且戶主對她還不錯,工作的時候不會刻意找她麻煩,逢年過節還會給她一些小禮物,雖然這都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但心意是無價的。
保姆每天都會幫她們把海參做好,然后放在四個人面前,保姆是和她們一起吃飯的,說起來是雇傭身份,其實也很像是一家人。
自從開始吃海參之后,姥姥就觀察過飯桌上的情況,她看到保姆面前除了尋常的飯菜之外并沒有海參,她就知道當中是怎么回事了。
在一個閑暇時間,姥姥找倪萍說了這回事,人都是在一張飯桌上吃飯的,長此以往難免會讓保姆心生不滿,東西和感情比起來不值一提,最主要的事不能讓人家寒心。
姥姥之所以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重要,因為她也是過來人,她知道被區別對待并不好受,所以她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姥姥的話立馬讓倪萍重視起來,她仔細思考過后發現確實是這么回事,于是從這天之后,她買回家的海參一直都是五只,保姆也是很重要的家人。
倪萍從小就是在姥姥家中長大的,她們住的院子中種了很多花,倪萍很喜歡在花叢中奔跑,這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晚上她躺在姥姥身邊,聽姥姥講過去的故事,然后在令人安心的聲音中睡去,連熟睡時做的夢都是甜的。
倪萍上學的時候就長到了一米七,她站在人群中很是顯眼,那個時候的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當一名紡織廠的工人,因為工人的工作很穩定,而且還會給人一種很時髦的感覺。
倪萍最喜歡看紡織工人們穿著工服的樣子,她不止一次的幻想過自己穿上這身衣服后會是什么樣子,應該也和他們一樣干脆利落,做什么都很厲害。
她覺得紡織工人是一份會讓人感到光榮的工作,而且還能陪在父母身邊,這樣的日子就是她最想要的。
當時的倪萍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會走上文藝的道路,她在這方面沒有人脈,也沒有突出的藝術細胞,很難在這條路上找到出口。
后來倪萍在學校中演了舞臺劇的女一號,那是她第一次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表演,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化完妝之后她盯著鏡子中的自己,明明鏡子中的人還是她,卻又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難道這就是角色的魅力?
倪萍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種感覺,她覺得自己心中好像有什么東西被點燃了,那應該就是表演的夢想。
后來倪萍真的走上了舞臺,她是主持人也是演員,再也不會是紡織女工。
信息來源:《倪萍:姥姥語錄》⑩ | 讀書多了,比別人多活幾輩子——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