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考研熱的時候,每年有超過400萬考生。就算這兩年熱度下降,也有超過300萬人爭相報名。
考研熱度的減退,找工作是其中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考不上。很多學生二戰三戰也難上岸,卻有人輕易放棄來之不易的機會。
最近,教育圈再掀風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院發布聲明,28名研究生被開除,看的人怒火中燒。
28名研究生被退學,學校聲明看的人牙根癢癢,圈內人卻見怪不怪
中國地質大學為我國著名211院校,能考上地質大學研究生院的學生們更是人中龍鳳,學校會在怎么樣的情況下,集體開除20多名學生呢?
學校的公告很簡單,大致內容是:學校決定要對28名研究生做退學處理。因為這些同學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里頭,沒能完成學業。
該修的學分沒修夠,該做的論文沒做完,總之就是沒達到畢業要求。沒達到畢業要求延畢就可以了,為什么會被開除呢?
學校這個決定不是心血來潮,如果只是普通的學習不好,老師好好教學,慢慢學習就是了,但是這些學生態度上就出了問題。
學校的這份公告,會從7月7號一直貼到8月7號,整整一個月。為啥要貼這么久?公告里也說了實話。
那就是學校想直接聯系這些學生本人,但長期都聯系不上,找不著人,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地址也變了,實在沒轍了,只能用這種公開公告的方式,把退學處理的決定“送達”給他們。公告期一滿,也就是8月7號之后,甭管這些學生看沒看到,在法律程序上就算學校已經通知到位了。
當然,學校也留了后路,如果這些學生對處理結果不服氣,覺得冤枉,在公告期滿后的10天內,還可以去找學校專門處理學生申訴的委員會,寫個書面申訴材料說說自己的理由。
辛苦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為何突然失聯?
首先,是真的學不會了。研究生跟本科生真不一樣,特別是到了碩士后期或者博士階段,那真是進入深水區搞研究。
地質學科本身又是個實踐性、探索性特別強的領域,野外考察、實驗數據、理論模型,環環相扣。
實驗做不出預期結果,野外采樣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數據分析總是不理想,論文寫到一半發現核心邏輯有問題推翻了重來。
遇到這些坎兒,如果心理素質不夠強,或者缺乏有效的指導和資源支持,很容易就陷入拖延、焦慮甚至自我懷疑的泥潭。
時間一天天過去,課題沒進展,學分沒修夠,眼看著最長年限快到了,壓力山大,最后可能就選擇“鴕鳥策略”,躲著導師、躲著學校,逃避問題,結果就是學業徹底停滯了。
其次是“現實引力”太大,被生活或者工作“拽”走了。讀研,尤其是讀博士,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很高。
有些同學可能讀著讀著,家里突然出了變故,急需經濟支持,比如父母生病、家里生意出了問題等等,逼得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學業,先去打工賺錢養家。
第三種可能,就是個人規劃徹底轉變,對學術道路失去興趣甚至失望了。考研究生的時候,很多人是帶著理想或者隨大流進來的。
但真正深入進去后,發現學術圈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可能覺得研究方向不是自己真正熱愛的,枯燥乏味。
可能跟導師在學術理念或性格上合不來,關系緊張,搞得做研究很痛苦,也可能親眼目睹了學術界的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激烈的競爭、發表論文的壓力、資源分配不均等等。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