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每一個三國迷都對關羽的死感到惋惜,人們都覺得這位英雄本不該死得這么憋屈。
如果關羽沒有死,他在麥城大顯神威之后順利逃到了益州,見到了劉備,那么事情將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這對于蜀漢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關羽的復仇
關羽若是安全了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復仇。他最大的仇人是東吳,但是消滅東吳在當時來看并不現實,因此關羽很有可能先拿幾個小人物開刀。
首先就是沒去救他的劉封和孟達。
這兩人作為距離關羽最近的蜀漢援軍,居然一點動作都沒有,這很不正常。
就算關羽不殺他們,劉備也肯定會找他們兩個問責。
如果說關羽沒找他們幫忙,或者說他們去幫忙了,但是沒趕上,都還情有可原,但是他們兩人壓根就沒出兵。
當初關羽在攻城的時候,就曾經找過劉封,但是劉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由,沒有去幫忙。
當時關羽處于優勢,因此劉封不來幫忙,關羽也沒有多想。
但是關羽攻打樊城時久攻不下,他也有點著急了,于是就再次派人去找劉封幫忙,劉封還是以那句“上庸郡也有事,我們也走不開”為理由推辭。
不久之后,曹操的援軍趕到,關羽被迫撤走。
但是此時的荊州已經被東吳占領,關羽只能向西逃走。在逃亡路上,關羽又派人去找劉封,讓劉封帶兵接應一下,但是劉封依然沒有出兵。
無論關羽有沒有被殺,都不會影響劉封的決定。關羽被殺之后,劉封面對的是劉備一個人的怒火,關羽要是沒死,劉封就要面對兩個人。
之前的劉封其實是死在了諸葛亮手里,因為諸葛亮擔心劉封不好約束,于是便趁著劉備厭惡劉封的時候,勸劉備把他殺了。
雖然劉封是劉備收養的兒子,但畢竟也養了這么多年,關羽要殺劉封,劉備肯定不高興。因此,最后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劉封和孟達將會被召回成都。
孟達是個心眼活泛的人,他肯定不會老老實實回回,他很可能會去投魏國。
而劉封這人比較聽話,劉備讓他回去,他可能就老老實實回去了。
關羽殺了他,劉備不高興,關羽不殺他,劉封也肯定不好受,“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劉封接下來的人生肯定很艱難。
而這次事件很可能會成為劉備與關羽關系破裂的導火索。
關羽把荊州丟了之后,劉備本來就不高興,現在關羽還想拿劉備的兒子發泄,肯定會引起劉備的憤怒。
如果是《三國演義》里的劉備,可能不會生氣,但是歷史上的劉備并沒有小說中那么“仁德”。
這一系列事情中,有兩件不可控事件,第一是孟達叛逃,而孟達叛逃就會帶走上庸三郡。
第二是劉備和關羽的關系出現裂痕,就算關羽被殺,劉備也只不過是厭惡劉封,現在關羽沒被殺,劉備就更不想殺劉封了,但是關羽卻不想放過劉封,兩人會因劉封而產生矛盾。
劉封的事情解決之后,接下來就要找東吳的麻煩了,劉備在沒有關羽和張飛的情況下,也跟東吳打得有來有回,可惜最后被陸遜的一把火燒敗了。
有了關羽和張飛的協助,討伐東吳可以說是必勝的,但關鍵是,劉備會不會同意他們去討伐東吳。
內部分歧
劉備帶人去打東吳,是因為關羽死在了他們手里,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但是關羽要是活著,劉備又該如何抉擇呢?
從整體戰略上來看,與東吳鬧掰絕對不是好主意,因為孫劉兩家都靠著對方來牽制曹操,兩家內戰的受益者只有魏國。
當初劉備因為關羽的死十分火大,他為了給關羽報仇,也為了收復荊州,這才開始對東吳用兵,如果他打贏了,也賺不到什么好處,還有可能被東吳反噬。
不管怎么說,對東吳用兵就是一次賠本的買賣,但是關羽有可能放棄嗎?可能性不大。
關羽本來就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他對于東吳使出的這種齷齪手段肯定不服氣,就算劉備不同意,關羽也難以放下心中的仇恨。
最壞的情況,是關羽腦子一熱,私自帶兵去討伐東吳,然后再次失敗,死在戰場上。而最好的情況,就是三兄弟齊心協力,打得東吳退回江東。
當然,還有第三種最不可能發生但是最合理的情況,是雙方各退一步,東吳向關羽賠罪道歉,將責任都推到曹操身上,然后再付出一些代價,平息關羽的怒火,雙方暫時裝作無事發生。
這種做法無疑是蜀漢吃了虧,但是劉備和諸葛亮有更大的目標,所以這也不算什么了。
但是關羽的怒火又豈是那么容易就平息的?
除非孫權直接把呂蒙送給劉備,不然關羽肯定不會放過東吳,至于那兩個開城投降的小人,肯定會被送回蜀漢,東吳留著他們也沒用。
這三種情況中,無論選擇了哪一種情況,對于蜀漢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如果關羽自己去打東吳,他能大獲全勝的概率不大,他不僅自己戰死,而且還會讓蜀漢損失不少人馬。
而如果三兄弟一起去打東吳,雖然能獲勝,但是卻帶來一系列麻煩。雖然益州已經被劉備占領,但是還有一些地方不想聽劉備的調遣。
因此如果蜀漢將注意力放在東邊,益州很可能會發生叛亂,萬一把益州丟了,那可真是虧大了。
而且就算益州本地人不叛亂,曹操對益州也是虎視眈眈,很有可能趁此機會聯合東吳,直接把蜀漢給吃掉。就算蜀漢能活下來,那也必然是元氣大傷。
如果是這樣的話,北伐肯定是伐不成了,能活下去就已經是萬幸了。
如果東吳真的想辦法和平解決了這件事,蜀漢內部可就要遭罪了。
關羽沒法找敵人發泄怨氣,就有可能在蜀漢內部找人發泄,而諸葛亮這位軍師很有可能就是他的重點“埋怨”對象。
不光是諸葛亮,就連諸葛亮身邊的那些人,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關羽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影響力,攪亂蜀漢的朝堂。
蜀漢這邊本來就比較亂,荊州派、益州派、文官集團、武將集團都想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關羽的出現會令這些人之間的斗爭更加激烈。
其實,從關羽丟掉荊州的那一刻開始,事情就已經沒辦法挽回了。
關羽戰死可能是最好的結局,如果劉備能忍住不去給關羽報仇,蜀漢還有翻盤的可能,如果劉備能用很小的代價獲得勝利,那也還行,但是這種事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關羽能順利逃回益州,帶來的結果全都是負面的,除非關羽能裝作什么都沒發生,把這些事都堵在自己心里。
否則丟失土地都是小事,蜀漢都有可能因為某項決定而滅亡。
在這種事情上,諸葛亮還不好說話,他可不想成為無情無義的壞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