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消息,當地時間7月5日,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特朗普及其盟友隨即展開全方位打壓,美國政壇風波驟起。“美國黨”成立當天,特朗普盟友、風險投資家菲什巴克就發起報復,旗下投資公司推遲推出與特斯拉掛鉤的ETF,以此回應馬斯克建黨舉動。這并非特朗普陣營首次拿特斯拉施壓,菲什巴克想借暫緩合作向特斯拉董事會施壓,逼馬斯克退出政壇專心經商。
但立志在2026年中期選舉有所作為的馬斯克顯然不會妥協,7月6日便在社交平臺“以一對二”,正面回擊特朗普和美財長貝森特的指責。兩人的“罵戰”延續了一個多月來的對峙風格。特朗普發長文炮轟馬斯克與共和黨徹底“脫軌”,稱第三黨只會制造混亂,指責馬斯克添亂。馬斯克引用《沙丘》名句回復:“恐懼是思維殺手。恐懼是帶來徹底毀滅的小小死神。”分析認為,這暗示特朗普已感到恐懼,“美國黨”或打破兩黨制,讓共和黨國會優勢不再。
馬斯克和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與貝森特的交鋒同樣激烈。6日,貝森特稱馬斯克不受歡迎,呼吁他專注商業。馬斯克反擊稱貝森特是金融大亨索羅斯的“傀儡”,還表示特朗普之前常提及自己而非貝森特,源于自己民調表現良好。兩場對戰中,馬斯克壓力不小卻氣勢未輸。他一句“讓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明年輸掉初選”,更讓特朗普徹底破防。馬斯克自立門戶,可能使不滿稅改法案的共和黨人“倒戈”,讓共和黨失去一位金主,美國政壇撕裂進一步加劇,這些都是特朗普不愿見到的。
馬斯克打造“美國黨”時,引用了林肯“for the people”這句話。可“美國黨”能走多遠,會不會像自由黨、綠黨那樣不溫不火,馬斯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引人關注。他惹惱特朗普后,特斯拉卷入政治漩渦,市值縮水2000億美元,股民和股東紛紛不滿,質疑他為何招惹特朗普涉足政治。但另一事實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對SpaceX的依賴日益加深,其載人“龍”飛船難以替代。
馬斯克和特朗普(資料圖)
即便是特斯拉最堅定的支持者,也開始擔憂馬斯克的政治野心。7月8日,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Dan Ives作為華爾街最看漲特斯拉的分析師,在社交平臺X上向特斯拉董事會提出三項建議:一是制定新薪酬方案,讓馬斯克獲得25%投票控制權,為xAI合并鋪路;二是在薪酬方案中設定馬斯克在特斯拉的工作時間門檻;三是監督馬斯克的政治活動。馬斯克直接回懟:“你閉嘴吧,Dan!”
如今馬斯克直擊要害,掀特朗普老底,進可提升“美國黨”關注度和影響力,退可與特朗普妥協達成政策上的讓步。他大張旗鼓重提此事,是給特朗普和美國上層制造輿論壓力,讓他們在制定法案時考慮自己的利益,同時借炒作提升“美國黨”曝光率,將自己打造成正義之士吸引支持者,可謂一舉兩得。目前馬斯克仍處于表態階段,未來選擇如何,更多取決于與特朗普及美國高層的利益交換。他并非善類,作為資本家,始終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
馬斯克(資料圖)
“大而美”稅改法案獲眾議院表決通過,只待特朗普簽字生效。關鍵時刻,拜登打破沉默,法案背后的“輸家”已然浮現。當地時間7月3日下午,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通過大規模減稅及支出法案(即“大而美”法案)的最終表決。這份特朗普力挺的稅改計劃,終于掃清障礙,等待總統簽字生效。回顧“大而美”稅改法案的討論和表決過程,共和黨人能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前促成通過實屬不易。因法案可能導致聯邦長期債務增加、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不僅民主黨議員堅決反對,少數共和黨人也臨時“倒戈”投了反對票。
美國前總統拜登打破沉默,指責這項預算案“不僅是魯莽的,而且是殘酷的”。他表示,該法案大幅削減醫療補助、抬高能源費用、增加財政赤字,只為給億萬富翁提供巨額減稅,而勞動人民理應得到更好待遇。馬斯克建黨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正持續沖擊美國政壇。特朗普的強硬反擊,馬斯克的毫不退讓,“美國黨”的異軍突起,再加上“大而美”法案背后的利益糾葛,都讓美國的分裂態勢愈發明顯,未來走向充滿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