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香港是寸土寸金,可是您有沒有親身體驗過呢?這回我就親自感受了一把,回想起來還真是有趣。
香港的狹小蝸居,就只能擺下一張床。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香港的住宿小,或者聽過重慶大廈有很多面積不大的小旅館,可是真正的蝸居似乎要到美麗都大廈才能感受到。這房間編號007,里面大小就一張床,有冷氣(空調),有TV。剛入住時,心中暗叫我的媽呀,這么小咋住啊?
您問這里在哪兒?就在重慶大廈不遠處,重慶大廈出來往北走,約100~200米就到了。九龍彌敦道的路東,很好找的,名稱叫美麗都大廈。里面小旅館多得是,名稱一應俱全,某某旅社、旅館、賓館、招待所,任君選擇。
坐在床上往前看,就一個小衛生間,可以洗熱水澡,是燒電的,浴室側身也難。這里就比日本的膠囊旅館大一點,可謂放大版的太空艙旅社是也。這里住一個晚上也不便宜,周一至周四200港幣,周五周六周日要250港幣。
坐電梯(很古老)下樓,看到原來葉問就在這里呀。
90后的驢友別嫌九龍這里破舊喲,香港的房產均為私有,港府無權拆遷,加上香港發展的早,因此電梯設備大部分較為老舊,這跟歐洲的電梯一樣,也非常陳舊,式樣非常的老,不像大陸經濟騰飛,各大樓里的電梯都是三菱、奧迪斯等新式名牌。事出必有因,要學會思考……。
每次來香港,好像不來一趟重慶就好像沒來一樣
警車殺到,似乎樓上發生要案,警員荷槍實彈還配上盾牌前來處理。大樓管理員在前引導,我想肯定是哪位黑人老兄喝醉了,要不就是印巴人群體打架了。
警員準備上電梯
這批上去之后,接著又來了三位員警(第二批),外面有警車候著(大型面包車的那種,裝人方便)。
這樓里面黑人多,印巴人(包括孟加拉人)也多,還有菲律賓妹、阿拉伯人等世界各地的有色人種。他們大多數不是來旅游的,以經商的較多,很多是來采購和批發貨品的。
去樓下7-11便利店買了夜宵和明日的早餐。
這方便面是臺灣的,18港幣,里面有真的牛肉包。打開沖點熱水進去
牛肉包要放在碗上加熱
打開往里面一倒,一股牛肉的香味噴鼻而來,帶點五香還帶點中藥的香味。吃起來當然是香嫩可口咯
睇香港的報紙,深感人家為中華文化復興所做的努力,許多香港和美國華人正在為恢復漢服奔走,我甚為感動。
滿清入關,滅我漢人衣冠,如今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漢族竟然沒有自己民族的衣服,實在是漢族的悲哀,大陸政府或許還沒認識到意識到,又或許是有其他顧慮和不便,就讓海外的華人們先為此民族大事籌備吧!
簡單介紹一下,漢服非古裝,而一直是“今裝”。是漢民族在滿人沒有入關之前的衣裳,一直是民族的,是今日的。
旗袍是旗人的,唐裝是帶有滿族服飾風格的“清裝”,均為滿服,而非漢人的服裝。
吃了一碗“滿漢大餐”沒吃飽,又下樓到巴基斯坦人開的餐廳買南亞料理。HALAL是清真食品的標識,看到這個符號您就能放心,里面符合教規,干凈衛生。
花30元港幣買了一盒雞肉咖喱飯,附上巴基斯坦風味的醬料和洋蔥末,吃起來香極了。
順手又買了一本亞洲周刊,主要是看到北京的學術界在研究遷都,我很感興趣,凡是有個開頭,先研究論證,取得全民共識之后,然后再選址,用三十年的時間,總能遷的動的。
大家看看目錄,里面就不一一介紹了。
早餐吃麻辣風味兒的滿漢大餐
這種帶真實牛肉方便面的臺灣制作工藝發展的比較早,記得在1980年代初期的時候,就已經在島內普遍販售了。
真的有牛肉,美食家品嘗后贊不絕口,有股濃郁的臺式、川味混搭風格。
樓下馬路上有人在免費發英文報紙,拿了一份上來看看。土耳其航空開通了從伊斯坦布爾直飛去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航班,歡迎大家踴躍乘坐。
向博友們介紹一下我在香港吃的平民餐,適合講究旅游時效的驢友,也適合清真的的朋友,吃不慣粵菜的游客,以及口味偏重的北方食客。這一碗是牛肉飯,附上一小碟韓國泡菜和味噌湯,40元港幣上下。
另一餐,這香港吉野家的醬油包、辣椒包和生姜絲可以隨便拿。內陸各城市的吉野家就不一定了,不知道為什么?
這一頓吃牛肉火鍋,一人份的,包括肥牛、烏冬面、各種蔬菜、北京麻將調料、汽水,一共只要59元港幣。
這一餐是三拼,有牛肉、蔬菜、雞肉。
逛過一家中華書局,里面有很多大陸版的書籍,特別是在人文和史學這塊兒。
一樓的樣子,這層以暢銷書、食譜、健康類、文學類的為主。文史哲和外語類的都在二三樓。
傍晚回家路過這里,真希望北京的街頭也能夠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