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咱們平時用的手機導航、打車軟件,甚至軍隊發射導彈,都離不開一個東西——GPS。GPS,全稱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搞出來的高科技玩意兒,靠天上的衛星給我們提供定位、導航和時間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幾十億人都在用它,尤其是軍事上,簡直是離不了。可你有沒有想過,要是哪天美國突然把GPS關了,全球的導彈會不會就變成“瞎子”了?答案是:大部分國家會瞎,但有兩個國家不會——中國和俄羅斯。
GPS有多重要?軍事上更是“大腿”
GPS,全稱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國防部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搞的。它靠天上24顆衛星組成的網絡,覆蓋全球,隨時隨地提供定位、導航和時間服務。簡單說,就是告訴你“我在哪兒”“我要去哪兒”“現在幾點了”。這東西最早是給軍方用的,后來才開放給老百姓。現在,全球有超過30億用戶靠它導航,連手機上的地圖軟件都得用它。
在軍事領域,GPS簡直就是“神器”。比如說,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能打幾千公里外的小目標,靠的就是GPS導航。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用GPS制導的導彈,把伊拉克的防空系統打得稀巴爛,伊拉克的導彈技術跟不上,根本沒法還手。再比如,無人機、戰斗機、軍艦,哪個不靠GPS?沒有它,飛機在天上飛都找不到方向,軍艦在海上也只能瞎轉悠。
不光是美國,北約國家像英國、法國、德國,甚至一些小國,都把GPS當命根子。他們的武器裝備、指揮系統,全都跟GPS綁在一起。可以說,GPS是現代戰爭的“眼睛”,沒了它,很多高科技武器就廢了。
但問題來了,GPS是美國的,美國想咋玩就咋玩。想關就關,想干擾就干擾。1993年,中國有艘貨船叫“銀河號”,在美國附近海域航行時,美國突然把那片海域的GPS信號關了,船直接迷航,還派軍艦攔截,搞得中國很被動。這事兒讓中國意識到,靠美國的GPS太危險了,必須得自己搞一套。
美國關掉GPS,全球導彈咋辦?
要是美國真把GPS關了,全球會咋樣?首先,那些靠GPS的國家,導彈、飛機、軍艦全得抓瞎。導彈發射出去,沒法鎖定目標,可能打到自己人頭上,也可能偏幾百公里。舉個例子,美國的“戰斧”導彈,平時精度能到幾米,關了GPS,誤差可能變成幾公里,等于白打。
飛機也慘,導航系統一失靈,飛行員只能憑肉眼和老式地圖飛,現代戰爭哪能這么玩?軍艦在海上更別提,沒GPS定位,跑錯方向都不知道。整個軍事行動就得亂套。
更麻煩的是,很多國家的指揮系統、通信系統都跟GPS連在一起。GPS一關,時間同步沒了,通信也亂了。現代戰爭,信息就是生命,沒了信息,軍隊就跟“睜眼瞎”一樣。北約國家估計得急得跳腳,他們的武器全指著GPS呢。
要是GPS真關了,全球軍事格局肯定得變。那些沒自己導航系統的國家,戰斗力直接腰斬。美國自己可能也有別的備用方案,但盟友們就慘了。比如日本、韓國,軍事上靠美國,GPS一關,他們的高科技裝備全廢,等于被晾在一邊。而一些有老式導航技術的大國,比如印度,可能還能湊合,但精度和效率肯定比不上現代系統。
不過,有兩個國家完全不慌——中國和俄羅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導航系統:北斗和格洛納斯。
中國和俄羅斯:北斗和格洛納斯的硬實力
中國北斗:從“跟跑”到“領跑”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咱們自己搞出來的全球導航系統。它的故事得從1994年說起,那時候中國啟動了北斗一號項目,目標是先給自己用。2000年,北斗一號上線,但只能覆蓋中國和周邊地區,功能也簡單,主要是定位和通信。
后來,中國下了大功夫,2012年北斗二號搞定,能覆蓋亞太地區。到了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完成,56顆衛星上天,正式服務全球。現在,北斗的定位精度能到2-3米,比GPS還強一些。而且它不光能定位,還能發短信、測速,功能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在軍事上,北斗就是中國的“定海神針”。導彈、飛機、軍艦,全都能用北斗導航。美國關GPS,中國的武器照樣打得準。比如,解放軍的東風系列導彈,靠北斗制導,精度高得嚇人,連航母都能打。這就是為啥中國不怕GPS關門。
俄羅斯格洛納斯:蘇聯遺產的逆襲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是蘇聯時期就開始$APPEND始的。1957年,蘇聯提出計劃,比GPS還早一年。1984年,第一顆衛星上天,1995年正式用起來。但蘇聯解體后,經費沒了,格洛納斯一度差點廢了。2000年普京上臺后,砸了大錢重啟,現在有24顆衛星,覆蓋全球。
格洛納斯的定位精度比北斗和GPS稍差一點,大概5-10米,但在俄羅斯自家地盤上特別好用。俄烏沖突里,俄羅斯的導彈、無人機,全靠格洛納斯導航,沒受一點影響。比如,“伊斯坎德爾”導彈,能精準打幾百公里外的目標,全是格洛納斯的功勞。
為啥中國和俄羅斯不怕?簡單說,他們有自己的導航系統,不用看美國臉色。北斗和格洛納斯都是全球覆蓋的,就算GPS沒了,他們的軍事裝備照樣跑得歡。這在現代戰爭里,是個大優勢。別的國家只能干瞪眼,中國和俄羅斯卻能穩坐釣魚臺。
當然,這倆系統也不是完美的。北斗的技術更新,精度高,服務范圍廣,但在國際推廣上還差點火候。格洛納斯歷史悠久,但因為經費和技術問題,精度和穩定性比不上GPS和北斗。不過對中俄來說,夠用就行,關鍵是自主可控。
北斗走出去:中國的國際名片
北斗不光給自己用,還服務全球。現在,北斗跟137個國家和地區有合作,覆蓋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很多國家的手機、導航設備都裝了北斗芯片。比如,非洲的農民用北斗定位種地,效率翻倍;東南亞的漁民用北斗導航,出海更安全。
2024年,有次臺風把沿海通信打斷了,一艘漁船被困海上。船長用北斗發了求救信號,救援隊直接定位救人,愣是沒耽誤。這事兒在國際上挺出名的,北斗的名聲更響了。
北斗還在升級,計劃2035年前再提高精度,增加功能。國際合作也會更多,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北斗會成標配。這不光是導航的事兒,更是科技競爭的籌碼。
北斗的崛起,不光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球用戶的新選擇。未來,它還會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你覺得北斗的發展會咋影響全球科技格局?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
參考資料
楊文鶴等編著. 《二十世紀中國海洋要事 1901~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