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相聲大家的離世,兩個家庭教育的背面,慈父的無奈與嚴父的遠慮
94歲高齡去世,本應(yīng)是一場喜喪。可楊少華老師的離世,卻讓不少人看完訃告后感到五味雜陳。
為什么?
明明是德高望重的老藝術(shù)家,卻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烈日下被安排出席商業(yè)活動。
就在離世前不到24小時,有人看到他出現(xiàn)在天津一處商鋪剪彩儀式上。天氣酷熱、身子虛弱,卻依然坐在輪椅上配合合影擺拍。這一幕,著實讓人心疼。
而身邊最親近的幾位子女,卻絲毫沒有意識到父親的狀態(tài),甚至在事后刪除了大量相關(guān)視頻和痕跡。這種遮掩和沉默,更讓外界生出無數(shù)猜測和嘆息。
老來為兒累: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習(xí)慣
楊老的幾個兒子,尤其是小兒子楊議,從早年起就得到了父親幾乎全部的資源傾斜。不少觀眾還記得他們父子搭檔說相聲的畫面。
《夕陽紅》《腦筋急轉(zhuǎn)彎》《楊光的快樂生活》,從舞臺到電視劇,父親一直都是兒子的堅強后盾。
但也正因為這種無微不至的支持,反而讓孩子在面對事業(yè)、生活、獨立時,顯得力不從心。楊議成了“名氣歸于父”的典型,甚至父親離世后,其處事方式也被公眾質(zhì)疑是否得體。
這未必全然是白眼狼的行為,也可能是一種長期依賴養(yǎng)成的慣性,這也許是許多父母容易陷入的誤區(qū)。
把最好的給了孩子,卻沒有教會他們?nèi)绾巫约喝幦。笎廴缟剑揭矔浪?/p>
反觀郭德綱:嚴父式的克制,也許才是最大的溫柔
再看看郭德綱和兒子郭麒麟,很少有人聽說過他們父子雞飛狗跳的育兒軼事。
不給上桌吃飯,摔倒不扶,父子間吵得不可開交,郭德綱在公開場合絲毫不給兒子面子,甚至說出那句:你不是我徒弟的時候,我早罵你了。
可結(jié)果呢?
郭麒麟沒有長歪,反而因為這些冷面教育,學(xué)會了獨立與努力。從說相聲轉(zhuǎn)型演戲,一步步走出父親的光環(huán),成了德云社最體面的一位。
郭德綱曾在采訪里說:你罵他夠了,外面沒人再罵他。你對他太好了,別人只會欺負他。
看似冷酷,卻藏著父愛的遠慮。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提前退出式教育,我早一點放手,你才能早點站穩(wěn)。
兩種教育,兩個結(jié)局,沒有誰對誰錯
楊少華的選擇,是一位傳統(tǒng)父親的本能,孩子要什么,我就給什么。
郭德綱的選擇,是一位現(xiàn)代父親的提前規(guī)劃,孩子要什么,我不能都給,我要教他自己去拿。
一個慈父,一生都在替孩子遮風(fēng)擋雨;一個嚴父,選擇在風(fēng)雨中讓孩子自己長大。
前者或許晚年不被理解,后者可能中年被罵冷血。但時間往前走,結(jié)局如何,我們都能從兩個家庭的孩子身上,看出答案。
最后的話:
94歲的人生落幕,是一位老藝術(shù)家的謝幕。
愿天堂沒有高溫,沒有剪彩,只有你熱愛的相聲舞臺。
愿每一位父親,無論慈愛還是嚴厲,都能被孩子理解,也不再帶著遺憾離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