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二十五軍軍政委吳煥先在連隊檢查群眾工作時,忽然又見到那個曾經因為抓過兩只老母雞,被前省委書記判以殺頭之罪,而又被他改以撒職處分的指導員。
兩人相見時,那個同志還是把他奉為"再生之神",很不好意思地笑笑:"軍長!嘿嘿,-﹣政委,我……我再也沒有犯過抓雞的過錯,損害過紅軍的名聲!"
吳煥先看到他那么一副憨厚而又誠實的面孔,頓時也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子似的,一肚子的酸甜苦辣味兒,不自禁地涌上心頭。
沉了好大一會,吳煥先才不由問道:"唔,你會唱紅軍紀律歌嗎?"
對方還是那么很不好意思地笑笑,"政委,俺這嗓門子不成,單獨唱起來……老是跑調!"
吳煥先隨之又說,"不會獨唱,就給我背上一遍,聽聽!"于是,對方就當著軍政委一字一板地背誦起來;
"紅軍紀律最嚴明!行動聽命令,不得胡亂行。打土豪,要歸公,買賣還要講公平。工農的東西,不可拿分文。說話要和氣,開口不罵人。
無產階級,勞苦群眾,個個盡相親。出發與宿營,樣樣要記清,上門板,還鋪草,房子要掃干凈。
借物要送還,損失要賠償。便溺找廁所,不搜俘虜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家照此行!這是當時流傳于鄂豫皖蘇區的《紅軍紀律歌》。
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確切內容而言,基本上還是一致的,也有不盡相同之處。當然,也不是現在所流傳的曲調。
現在所流傳的進行曲調,還是吳煥先唱過的那支《土地革命歌》!
"好呀好呀,只要時刻牢記住這么幾條,嚴格照此執行,就能夠做個好指導員!"吳煥先隨口奪獎了幾句。
事情過后,這位同志又"東山再起",當上了指導員。這個不曾留下姓名的指導員,他本身不識幾個大字,偏又從本連伙夫班及時發現了一位"韭菜文書"!
他二次擔任指導員不久,全連百十個戰士里面,居然挑不出一個會寫花名冊的文書。
司務長也是個文盲,買得了東西寫不了賬,有些重要收支賬目,都得由指導員幫助登記。
他曾幾次向上級領導提出,要求委派一名文書人才,上級領導也很為難,無法滿足這個起碼的要求。
說來也巧,司務長有次買得兩擔韭菜,請求指導員幫助記賬,他就在賬本上寫下:"九才兩擔,付洋……"
就在這時,恰好被伙夫班長劉健挺所看見,不由多了一句嘴,"指導員,這'九才'兩字錯了,是這樣寫的……"當即寫下"韭菜"二字。
這一下非同小可,指導員馬上就象發現了什么寶藏似的,忙不迭地笑道,"哈哈,你會寫'韭菜'兩字,了不起,很了不起!"
隨后就把這事向營政委作了報告,說他們連里發現了個知識分子,可以擔任文書工作。
營政委問是大知識分子,還是小知識分子,他也回答不出,只說會寫"韭菜"兩字,而且寫得挺棒!
于是,劉健挺也就當上了"韭菜文書",……其實,劉健挺只念過兩年小學,稍許會得幾個字而已。
當時所以打下"埋伏",也是因為"肅反"中被罰做苦工,做了伙夫頭兒,心有余悸,不敢隨意表露真相。
誰知這偶爾的一"露",竟成為他革命生涯中的一次轉折,從個"韭菜文書"步入軍事指揮員的行列……無論他擔任什么職務,似乎都少不了"韭菜"二字的頭銜。
全國解放后,他被授以少將軍銜,但跟老戰友相會時,有人總少不了翻翻他的老底,開上幾句玩笑,稱之為"韭菜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