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美國夢之下,有著無數慘死的冤魂。
奔赴美國的“自由女神”們,期待著美國國旗之下大肆宣揚的“自由”。
卻不曾發現,追求資本自由的那些人,悄無聲息地變成了一具具尸骨,漂浮在水面上。
今天的故事,是一個追求在星條旗之下“自由”的高官,慘死在地下室的故事。
他一家人的死,轟動之大,讓BBC 都忍不住發聲:“他愛美國,但美國愛他嗎?”
在BBC的報道中寫道:
“和許多來到美國的人一樣,他想要尋找自由... ...但是在紐約,他卻每天沿著皇后區法拉盛的街頭收集塑料瓶和舊家電回收”。
這位依靠撿垃圾果腹的高管,叫做冷鴻升,曾擔任武漢某設計院的院長,一邊享受著高官厚祿,一邊還有一位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妻子。
生活可謂闔家幸福,萬事順意,親朋好友都以自己有這樣一個朋友而開心,父母長輩也因為冷鴻升而自豪。
那這么幸福的他怎么會去美國呢?而且為何以撿垃圾為生都不愿回到家鄉?
時間線推回到1937年。
冷鴻升在遼寧營口的一戶民宅中呱呱墜地,冷鴻升的父母都有著一定的家庭資源,所以這個小資家庭也算幸福美滿。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營口的局勢越來越緊張,日寇的侵略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了當地的政治經濟狀態,自然而然冷鴻升的生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家人的安全,冷鴻升的父母決定帶著全家遷往大后方武漢,來躲避戰火。
年少的冷鴻升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明才智,家庭的優越性也足以支撐他去讀大學。
而少年冷鴻升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考取了著名大學的水利系專業,并且順理成章地拿到了大學學位。
大學畢業后的冷鴻升憑借著自己的高學歷與精湛的技術,順利進入了武漢某水利部門。
并在幾年內憑借超越常人的為人處世風格與能力,調任到了“長江流域辦公室”擔任水利工程師職務,并在這個階段結識了許多工程上的好友。
到了1978年,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國家的基礎建設事業也開始蓬勃發展。
而冷鴻升乘著時代的快車不斷晉升,并在幾年后調回武漢設計院擔任水利工程主任。
而之后又憑借著多項重要專利與好友們的支持,他很快擔任了武漢設計院的一把手。而此時的冷鴻升,不過才剛剛五十歲而已。
都說“飽暖思淫欲”,冷鴻升的原配妻子早在多年前便已逝世。
而手握大權的冷鴻升,沒多久就看上了一位比自己小二十余歲的女孩沈愛華。
并且很快地與沈愛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一年,誕下一女。
若是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那將是一個年輕人經過奮斗,最終事業愛情雙豐收的美好場景。
但是不幸的是,冷鴻升的故事在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婚后沒幾年,冷鴻升迎來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高昂的退休金,和曾經的高官厚祿讓冷鴻升有著廣泛的人脈,退休后無聊的他開始拾起了繪畫。
幼年的富足家境讓冷鴻升有著不錯的繪畫功底,他的畫也在武漢畫家的圈子里,有著不小的名氣,從而也結識了不少著名畫家。
一方面,冷鴻升從畫家們的嘴里,聽說了美國對于藝術的高端“追求”,另一方面,來自耳畔的諸多追捧也讓冷鴻升漸漸迷失了自我。
這使得年過半百的冷鴻升萌發了遠赴美國的念頭。
隨后冷鴻升開始與妻子沈愛華商討此事,沈愛華聽完大驚失色,但不論怎么說都沒能說服冷鴻升的“美國夢”。
只得告訴他:“你若非要去,那去些時候也是好的,但我要在家照看冷冷,你自己去罷”。
妻子的反對,并沒能夠讓心意已決的冷鴻升有什么改變。
他經過多方打聽,聽說到美國有技術移民、投資移民及政治避難者這三種移民方式。
已過耳順之年的冷鴻升自然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術,而雖然家境殷實卻也沒能夠達到投資移民的門檻,經過多日的思量,冷鴻升作出了驚人的決定:
通過抹黑中國,讓自己成為政治避難者,移民美國!
想到這個法子后,冷鴻升馬不停蹄地報了旅游團,登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
一落地后,他直接趕往移民局,開始大肆宣揚自己在中國受到的“迫害”。
他不僅描述了自己如何在祖國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如何被迫害,甚至說生命受到威脅。
冷鴻升的計劃進展得異常順利,他顫抖的聲音、濕潤的眼眶,讓美國移民局的工作人員信以為真。
移民局的工作人員被他的敘述所打動,最終同意了他的政治避難請求,允許他繼續留在美國。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美國的地位,冷鴻升開始在各種公開場合發表演講。
他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遭受祖國迫害的受難者,極盡抹黑祖國,體現自己的可憐與祖國的黑暗。
他的演講不僅賺到了聽眾的同情和支持,還收獲了一筆筆資金。
隨著金錢的入賬和觀眾的增加,他的演講越來越頻繁,內容也越來越激進。
甚至2011年,當日本遭遇大地震時,冷鴻升也抓住這個機會。
他以美國人的身份,積極參與捐贈活動,慷慨解囊,全然忘記了自己誕生時,遼寧營口被日寇侵略的慘狀。
雖然冷鴻升的演講讓他有了一定的收入,但好景不長,他的經濟狀況迅速惡化。
隨著時間推移,他虛構的演講開始不斷地重復,美國人也開始厭煩了他的演講,慢慢減少了對他的資金支持。
同時面對高昂的美國生活成本,他的積蓄逐漸見底,只得開始想辦法拖著耄耋之年的身體去找工作。
冷鴻升原以為,憑借在國內的建筑設計師身份,在美國找設計工作輕而易舉。
然而,美國公司并不認可國內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工作經驗,生活的壓力迫使冷鴻升放下身段,從街頭畫肖像到撿垃圾為生。
當國內家人問起來時,他還是極盡宣揚自己在美國生活富足。
雖然此時的冷鴻升,已經只能靠著每天撿垃圾,與妻子匯來的國內退休金生活了。
到了2014年,冷鴻升打聽到,如果家里有精神疾病患者,則可以每個月從美國政府領取一筆費用。
而恰好的是冷鴻升的孩子冷冷,患有自閉癥,符合政府的資助標準。
冷鴻升思量過后,開始哄騙妻女也來到美國,不僅大肆宣揚美國的生活之富庶,還誆騙妻子說找到人可以治療女兒的自閉癥。
沈愛華經不住冷鴻升的連番哄騙,只得賣了家中的房子,遠赴美國。
但當看到身上臭烘烘靠撿垃圾為生的冷鴻升后,沈愛華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為了照顧女兒,沈愛華只得與冷鴻升一起蝸居在地下室,兩人一起拾荒來維持生計。
這樣的生活一直到了2019年秋天。
這年秋天,美國迎來了歷史上少有的巨大臺風。
猛烈的臺風和暴雨一夜之間摧垮了美國的各大主城區,冷鴻升所在的紐約也沒能幸免。
冷鴻升樓上的住戶曾報警說聽到了冷鴻升及其妻兒的呼救聲,但是第二天警察來到時,住戶說:
“半夜的暴雨太猛烈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我找不到他們的家門,但我想,他們應該已經死去了”。
果不其然,當警察打開地下室的大門時,有三具尸體半沉半漂在家具之間,經過辨認,這三人正是冷鴻升一家。
一個高管與高材生的故事,最終以拾荒生活與溺斃在暴雨中結束。
依照BBC的報道,這被稱之為:洪水淹沒的美國夢。
但是真的是洪水淹沒了他的美國夢嗎?根據不完全統計,殘酷的洪水共造成14人遇難,因為有許多遺體無人辨認。
災難過去一個月后,他們的遺體才得以火化。
而紐約大多數的遇難者,包括一名年僅兩歲的幼童和一名86歲的女性,都是住在違法改建的地下室的亞裔和拉美裔移民。
摧垮了他們的美國夢的,從來都不是洪水。
天災帶來的僅僅是一場颶風和暴雨,而真正讓他們的生命流逝的,是他們的自負與執迷不悟。
那么你認為冷鴻升該不該移民美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