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剪了個彩,剪出了華人的骨頭,也剪給了中美一條活路
在紐約,一棟樓剪了個彩,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閩籍僑團內部的一場儀式,沒啥可說的。但如果你真這么想,那你低估了這群華人,也低估了這個時點。說白了,這不就是華人在美國活得有底氣了的象征嘛。
先講個最簡單的現實:美國福建三山會館花了四十多年,終于把那棟會所樓給買下來了,當場揭牌,還請了一票人來見證——包括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官員、美國本地議員、僑界大佬,場子鋪得很足,氣也壓得很穩。你以為他們是為了照相留念?不,他們是來寫下一筆“誰還敢看輕華人”的標記。
你要知道,美國現在什么環境?但偏偏在紐約這么個地方,華人扎了根,還敢高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明晃晃說“我們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這話要擱十年前說,可能還算“政治正確”,但現在這個時候說出來,那就是把立場攤在桌子上:我們不是來蹭美國陽光的。 這就是最大的底氣。 現場還講了飛虎隊,還提了鼓嶺情緣。美國人聽得可能一臉懵,但華人懂,這是在說:中美以前能合作、能打鬼子,是有歷史基礎的,現在別給我們裝不認識了。
這不是拿飛虎隊來刷情懷,是告訴美國人:“你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對中國敵視的,別走偏了。”
而閩籍僑團講這些,更有味道。福州人、長樂人這些年在美國混得最扎實,一邊搞生意、一邊搞組織、一邊搞認同。他們搞座談、搞紀念,不是為了“表忠心”,是為了立規矩——告訴后來的孩子們:你不是在美國無根的,你背后有山,叫三山;你背后有國,叫中國。
你以為這些人講抗戰,是為了懷舊?不,是為了讓今天的中美民間還能搭得起橋。要不然,你讓一個講英文的第三代移民,還懂啥是“飛虎隊”?懂啥是“同仇敵愾”?
所以鄭振何說得很直白:“我們要講好鼓嶺故事、講好飛虎隊精神。”說白了,這是中美民間在搞自救,在幫那已經快掐斷的中美關系留一根人情的細線。
講真,現在誰還敢搞這種“反法西斯勝利紀念+剪彩儀式+反臺獨發言”一條龍活動?在美國搞,還是在紐約搞。這不就相當于把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民間意志,直接搬到美利堅的地板上,告訴你:別忘了,當年抗戰的時候我們就在,現在你要搞事,我們還在。
別忘了,80年前,美籍華人捐飛機、捐汽油、甚至親自飛上天打日本人。80年后,這些人的后代,在美國最復雜的政治土壤上還敢喊出“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這不是嘴硬,這是有情懷,有記憶,也有火。
你看,真正的中美關系,不在白宮,也不在國會,而在這些人之間。
所以,這場剪彩,剪的不只是紅布,也不是某個樓的門面,而是剪出一個宣言——我們認祖歸宗,但不背棄理性;我們身在異鄉,但不站錯隊。
這才是華人,真正的骨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