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英國部分地區目前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隱患,不論英國本國民眾,還是前往英國的游客,一定要嚴加防范。”
隨著英國近十年最嚴重的騷亂事件持續蔓延,不論是中東的阿聯酋,還是非洲的尼日利亞,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相繼發出了警告。
夜幕降臨,抗議示威活動相繼在英國舉行。
大量商鋪被迫關閉,各種演出也遭到推遲,幾千名英國警察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十三年以來最暴力的一段時光。
英國究竟經歷了什么,竟會深陷大騷亂時代?
1
騷亂的爆發,是多方面原因所致。
英國早就成了一個一觸即發的火藥桶,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此次大規模騷亂的導火索,便是7月29日持刀襲擊事件。
當天一名持刀者,突然闖入英國默西賽德郡紹斯波特當地一家社區中心內,此時數名兒童正在舉辦舞蹈講習班。
面對這位不速之客,眾人都以為男人走錯了房間,可看到他手中明晃晃的刀子,講習班的負責人立馬意識到不對勁,但此時卻為時已晚。
歹徒像一條瘋狗一樣,沖入孩子群中拿刀刺向他們,最終三名兒童遇難,至少八人受傷,其中還有六名兒童傷勢危急。
不論在哪一個國家,任何暴力事件一旦牽扯到兒童,性質都會變得更加惡劣,在英國也不例外。
襲擊事件曝光后,引發巨大轟動,可英國警方卻遲遲未公布嫌疑人的姓名,給出的理由竟是嫌疑人尚未成年。
一個惡魔就因為沒有成年,就能逃脫民眾的口誅筆伐?大量英國民眾紛紛表示不滿,然而這卻給了不良媒體可乘之機。
他們在網絡上迅速散布虛假消息,稱襲擊者是一名偷渡過來的激進穆斯林移民。
他們為何要散布這樣的謠言來劍指穆斯林?這不過是英國極右翼勢力的陰謀罷了。
近些年來極右翼勢力在英國迅速崛起,持刀襲擊事件爆發之后,極右翼勢力迅速介入。
之所以劍指穆斯林,不過是想將此次暴力事件升格為政治化,進而煽動群眾情緒。
次日,數百名抗議者聽信了極右翼勢力的謠言,聚集在紹斯波特當地的一座清真寺中爆發騷亂。
即便警察沖入人群當中也無濟于事,甚至還發生了暴力沖突。
警方意識到了背后肯定少不了極右翼勢力暗中作祟,于是對外聲明持刀歹徒并非偷渡的穆斯林移民,但此時被煽動的民眾已經無法終止抗議活動。
騷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從紹斯波特一路蔓延至曼徹斯特、諾丁漢、利物浦等數十個大城市,從原本移民問題拓展到種族以及民生問題。
對于英國新政府來講,無疑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游行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大量右翼抵抗者趁亂不斷作威作福,沿途縱火。
讓街邊的商鋪苦不堪言,甚至眾多無辜的路人也受到牽連。
尤其是在利物浦,8月4日,700多名暴力抵抗者聚集在街頭,試圖縱火焚燒羅瑟勒姆一家庇護移民的酒店。
收到報警后,當地警方立刻調遣大量警力前往支援。
但效果甚微,最終五十多名警察在這場騷動中受傷。
2
英國民眾為何在這場騷動中表現得異常活躍?除了不斷激化的社會矛盾外,還有對新政府的失望。
從英國工黨政府上任之初,就開始抱怨巨額財政虧空,英國政府破產固然是事實,但圍繞破產所產生的爭論,更多的是各政黨之間的相互較量。
“上一任保守黨政府隱瞞公共財產的真實情況,留下了高達220億英鎊的財政虧空。”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語重心長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作為曾經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如今為何身陷如此窘境?
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對烏克蘭多方面的援助。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英國就承擔起了“西歐大國”的“責任”,一開始英國確實賺得盆滿缽滿,向烏克蘭出售了高達2億英鎊的軍用無人機和無人艦艇。
可俄烏戰場戰線不斷拉長后,英國預感大事不妙,為了力挺烏克蘭,開始進行全方位的援助。
英國政府一開始并不敢聲張,向烏軍提供了一些非致命性武器。
但奈何烏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拉胯,英國政府大手一揮,向烏克蘭提供了多達1600枚防空導彈以及進攻導彈,這絕對是烏克蘭建國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導彈援助。
為了讓烏克蘭在地面戰場和俄羅斯有一戰之力,英國不僅援助了60輛“哈士奇”巡邏車、162輛裝甲運兵車、78輛全地形車等裝甲車輛,還提供了400萬發彈藥。
幾個月里,英國政府為解除烏克蘭的燃眉之急,向他們送去了1萬余枚反坦克導彈、近200輛裝甲車、2600枚反結構彈藥、10萬發火炮彈藥、300萬發輕武器彈藥、28門自行榴彈炮、36門輕型火炮等。
從俄烏沖突爆發直至今日為止,英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總額已經突破10億英鎊。
開弓沒有回頭箭,英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行動仍未終止,甚至在未來十年時間里還會保持下去。
英國的實力的確強悍,但源源不斷的付出卻讓英國感到空乏其身,大量的財政投入讓眾多英國高層官員感到追悔莫及。
根據相關報道給出的數據,英國累計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高達120億英鎊,進一步加重了英國政府的財政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就這一情況進行預測:
2024年英國增長率或許僅為0.7%,達到近幾十年來最低水平,這怎能和對烏克蘭的大量援助脫得了干系?
3
英國政府已經面臨入不敷出的糟糕狀況,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從未面臨過如此嚴峻的內憂外患。
英國新政府——斯塔默政府上臺才僅僅一個月,就要著手解決一場十年難遇的全國性危機。
十三年前,英國也曾爆發過類似的騷動,因倫敦警察槍殺一名黑人男子,而且當時社會矛盾也在不斷激化,最終騷亂頻發。
當時的斯塔默以英國皇家檢察署總檢察長的身份,最終平息了騷亂,然而這一次他還會不會像2011年那樣將這場騷亂妥善處理?
斯塔默政府采取了和當年如出一轍的應對措施,加速警方逮捕速度,以及法庭起訴抗議者的速度。
為了保障社區安全,政府部署了近4000名防暴警察,斯塔默還是不放心,又增加了2200名警力。
有道是“擒賊先擒王”。
英國警方在紹斯波特暴亂中將三名帶頭的男子依法逮捕,分別判處3年有期徒刑、30個月和20個月監禁。
一開始確實起到了震懾效果,但這種殺雞儆猴的方式仍治標不治本,始終無法真正觸及社會深層次問題。
俄羅斯想起曾經英國的所作所為,于是在這場騷動中給予英國政府“致命一擊”。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發聲,英國政府不能對示威者進行過度暴力行為,并且堅決維護英國民眾集會自由的權利。
結語
經過此次騷動,英國民眾認清了政府的真實想法。
政府從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教訓,英國社會分化和族裔矛盾的問題日益嚴峻,且財政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如何從源頭上作出有效改善,斯塔默政府必須想清楚這個問題,必須給英國民眾一個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