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貧如洗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滿目瘡痍變成人人安居樂業的小康社會。
我們祖國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短短幾年,就已經讓中國的名字重新響徹世界。
然而卻有這樣一個國家,它曾經擁有比中國更加迅猛的發展速度,也曾經是全球馳名的繁榮富強發達國家。
可它從巔峰走到落幕,只過了區區五年時間。
它與中國的境遇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同樣憑借著豐富的資源儲藏吸引到了外來殖民者。
但它與中國不同的是,它借助殖民者的開發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既然如此,那它究竟為什么突然倒退?
又是為什么退步得如此明顯?
這究竟是哪個國家呢?
僅憑上文的描述,或許大家并不熟悉這個國家。
但如果說到非洲獨一無二的“彩虹之國”,以及那神秘的“曼德拉效應”,就會有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是南非!
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就是許多人認為曼德拉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因病死在獄中。
然而實際上曼德拉不僅平安出獄,甚至還在出獄后擔任了五年南非總統。
當然,別看他的任期只有區區5年,實際上曼德拉這屆總統對于南非全國的影響十分深遠。
而如果要弄明白曼德拉究竟在南非做了什么,我們就必須回顧一番南非曾經的輝煌歷史。
南非,顧名思義,國土位于非洲大陸最南端。
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黃金,鉆石,鉑金等等貴金屬礦藏數不勝數。
幾百年前,先是日不落帝國英國和海上馬車夫荷蘭率先發現了這塊寶地,在此建立殖民地后進行大規模礦產開采,賺得盆滿缽滿。
也正是因為這些殖民者源源不斷地涌入,原本落后的南非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借助殖民者在本國建立的工業體系和城市建設,一躍成為非洲大陸的重要中心。
外國的殖民者到達這里,在取走礦產資源同時,也給南非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寶貴經驗,讓這片原本蒙昧的土地得以開化。
緊接著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南非自然也乘上了這列順風車,當時他們的工業體系水平甚至可以說位于世界前列。
而隨著本國實力逐漸強大,南非的礦產資源也不再任人掠奪,搖身一變成了出口的重要商品,為南非帶來了巨額外匯收入。
有了錢,其他行業的建設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重工業部門,農業和制造業都如雨后春筍般在南非飛速發展,逐漸成為經濟支柱。
并且他們在當時就認識到武力對于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性。
其軍工產業實力也領先整個非洲大陸,無論是坦克還是裝甲車都通通手到擒來。
我們現在提起核武器,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當年的中美俄等等幾個國家。
但實際上南非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已經掌握了核武器技術,并且擁有了至少六枚核彈頭。
除此之外,南非的科技和醫學領域也人才輩出,給世界的相關領域研究注入了大量新鮮血液。
毫不夸張地說,以當年南非的實力,哪怕是后來的亞洲四小龍也難以與其抗衡,單單是那六枚核彈頭就足以讓世界為之顫抖。
到了這里也許有人想問,那為什么到了近代,反而南非沒有了能夠威懾其他國家的重要核武器力量呢?
猜得沒錯,這也和后來南非的飛速倒退息息相關。
上文中提到,南非引以為傲的產業支柱是他們的工業體系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可自然資源并不是無窮無盡的,尤其是礦產資源,這種資源基本只能作為初級產品來出口。
一方面,出口初級產品無法讓南非賺到更多產品的附加價值。
一方面,國內的礦產資源也開始逐漸在世界市場上立足不穩搖搖欲墜。
如此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得南非幾乎沒有可以應對世界局勢動蕩情形的備案措施。
一旦市場價格出現波動,南非的經濟體系也會脆弱得像一層窗紙,一捅就破。
再加上南非曾經被殖民者占領的歷史背景,這里匯聚了多個人種,多元文化也在此交織融合。
但多不一定完全意味著好,也可能意味著矛盾和隔離。
南非曾經的種族隔離政策在被廢除多年后依然深深存在于每個南非民眾的心底。
這也導致他們并不能做到勁往一處使,那再談社會發展就是幻想了。
面對重重困境,1994年,曼德拉上任南非總統,成為這里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黑人總統。
他一上任就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運動。
雖然目的是好的,都是為了消滅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但不得不說他的部分政策過于激進,也給南非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他在種族平等上作出的努力。
他曾經要求白人企業必須聘用一定數量的黑人員工,還有農業方面必須將土地分配給黑人。
乍一看這似乎是推進種族對立問題消彌的舉動,但實際上,他的政策完全沒有考慮實際。
南非的大部分黑人并不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術水平來完成工作內容,這也導致曼德拉政府的安排反而使得種族間的矛盾情緒更加深重。
企業利潤因為那些不做實事的黑人員工而大幅下滑,加上白人員工被迫承擔更多的工作份額,許多人連夜跑路,南非的社會經濟遭受重創。
當然,這并不是令南非一蹶不振的真正癥結所在。
畢竟現在全世界破產或者瀕臨破產的發達國家多了去了,也沒見哪個國家落入像南非一樣窘迫的境地中。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90年代曼德拉作出的一個決定——他受到美國的慫恿,決定將南非原本擁有的核武器全部銷毀。
作為事后諸葛亮,我們都清楚核武器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么。
在國際社會中,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天生就比其他國家低一等,更別說主動選擇銷毀核武器的國家了。
南非此舉和自斷一臂沒有什么區別,但武俠小說中的大俠自斷一臂尚能練成神功獨步天下,南非卻沒有這么好的運氣。
可以說,在曼德拉的5年任期中,他做過的最為引起轟動和爭議的決策就是這個了。
失去核武器導致南非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后,他們本國遭遇的困境就更加尤為明顯。
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的風暴打擊后,南非的經濟水平開始一日千里地衰退下去。
別的新興經濟體嶄露鋒芒,只有南非,當時光是堅持著不破產都已經是個奇跡。
而經濟形勢變差帶來的最顯著變化就是社會秩序感降低。
因為國家經濟形勢衰退體現在個人身上,就是失業率大大增加,無業游民多了,大街上的動亂自然也多了。
再加上雖然曾經的南非在科技和醫療等領域成績斐然,但那些大多都是殖民者帶來南非國內的白人所做出的成績。
南非本土的黑人種族教育水平十分低下,并沒有受到良好的引導和培訓,所以也無法替南非再續昔日榮光。
一個國家的衰敗絕非一朝一夕就會出現的情況。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南非的衰退之路也給了全世界國家一劑預防針,讓大家重視起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體質不同,國與國之間自然也有天壤之別。
沒有兩個國家能夠走上一條完全相同的道路并同時取得成功,這正是我國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原因。
以史為鏡,可以知民族興替,中國也要吸取南非的教訓,努力在發展道路上走的更穩,更遠,更久。
對此,你有什么新的見解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