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齊魯壹點消息,一段被美國媒體曝光的2024年私人聚會錄音,像一顆深水炸彈,徹底打破了特朗普與普京之間被外界揣測的“曖昧”關系。在這段引發(fā)軒然大波的錄音中,特朗普毫不掩飾地表示,他曾直接警告普京:若俄軍進攻烏克蘭,美國將“轟炸莫斯科”作為報復。這一赤裸裸的軍事威脅,將美俄之間本已冰冷的關系推向更危險的深淵。
與威脅轟炸莫斯科幾乎同步浮出水面的,是美國國會醞釀的一顆“經濟核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主導推動的一項對俄制裁新法案,意圖對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國家實施懲罰性關稅,稅率高達驚人的500%。格雷厄姆在2025年6月底向媒體透露的關鍵信息是:特朗普已明確表態(tài)支持該法案,并強調“是時候推進你的法案了”。這項針對中國、印度等俄羅斯能源主要買家的法案,已在參議院獲得84位共同提案人支持,超過參議院(100席)的絕對多數門檻,計劃在7月7日假期結束后即推動審議通過。
特朗普(資料圖)
格雷厄姆的邏輯直白卻充滿霸權思維。他公開指責中國和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約70%的石油,聲稱這種行為是在“維持普京的戰(zhàn)爭能力”。因此,法案的核心邏輯是:通過向中印等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征收500%的懲罰性關稅,切斷俄羅斯的重要財源,最終迫使俄羅斯回到談判桌。然而,這種單邊霸凌邏輯,不僅無視國家間正常的能源貿易權利,更暴露了美國以自身意志凌駕于國際規(guī)則之上的真實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對俄政策呈現出令人費解的反復性。就在2025年6月,美國剛剛宣布時隔約一年半,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鋯石等特定商品,被視為對俄釋放緩和信號。同時,特朗普政府向烏克蘭提供了1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雖然比原計劃少了20枚),并未完全切斷烏方軍援。但轉眼間,支持500%關稅法案并曝光轟炸莫斯科的威脅,標志著其對俄姿態(tài)發(fā)生戲劇性急轉。特朗普私下對此的解釋是抱怨普京“說了很多胡話”,談判態(tài)度雖好但“結果毫無意義”,其情緒化的措辭甚至夾雜著臟話,暴露出其決策可能深受個人情緒與挫折感驅動。
特朗普(資料圖)
這500%關稅的威脅真能嚇退中國嗎?答案遠非美方某些政客想象的那般簡單。過去幾年美國對中國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已清晰證明,高關稅如同雙刃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yè)同樣要承受高昂代價,加劇其國內通脹壓力。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節(jié)點,擁有龐大的市場縱深和產業(yè)韌性。中國外交部早已多次闡明立場: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秉持勸和促談的公正立場。更關鍵的是,中俄能源貿易多以本幣結算,構建了相對獨立于美元的支付通道,美國關稅大棒的實際打擊效果面臨天然限制。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歐在對俄策略上的溫差。就在格雷厄姆高調推進500%關稅法案之際,特朗普政府卻對歐盟強化制裁俄羅斯的訴求反應冷淡。國務卿魯比奧在6月25日明確表示,特朗普不支持歐洲的強化制裁請求,擔心此舉會破壞本就艱難的俄烏和談。這暴露了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的本質——其政策出發(fā)點并非國際公義或烏克蘭利益,而純粹是美國自身的地緣政治盤算和國內政治需要。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威脅轟炸莫斯科的駭人言論與揮舞500%關稅大棒的雙重施壓,看似雷霆萬鈞,實則處處透著急于求成卻又力不從心的戰(zhàn)略尷尬。以單邊懲罰威脅切斷正常的國際貿易鏈條,這種霸權行徑不僅難以達到其預設的壓垮俄羅斯的目標,反而會進一步侵蝕美國的國際信譽,加速多極化世界中“去美元化”進程。國際關系的復雜棋局,絕非簡單揮舞大棒就能破解,無視他國合理關切與全球經貿現實,終將使美國自身陷入更深的孤立與戰(zhàn)略被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