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的南方日報
四個版面
都是廣州民營科技園!
三十載砥礪奮進
書寫時代答卷
廣州民營科技園
這個“超級園區”
霸“版”了
今年,廣州民營科技園迎來了成立30周年的日子。1995年,經國家科委批準,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園(下稱“民科園”)成立,成為首個國家級民營科技園,屬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五園”之一。如今,這里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活力的民營經濟增長極之一,一個容納超7000家民企的“超級園區”,以占白云區0.7%的土地面積,貢獻全區超50%的工業產值,2024年,園區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同比增長13.7%,連續八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誕生之日起
民科園就把“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
刻入骨髓
三十而立再出發
在這一重要節點上
南方日報推出
《聚焦民科園成立30周年》特別報道
解碼這座“未來之城”的發展樣本
查看更多詳情
查看更多詳情
查看更多詳情
三十而立
沿著白云大道前行,“廣州新門戶”城市綜合體拔地而起,35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已建成并基本完成招商;步入民科園核心區,“最美地標”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以“民營科技之舟”為設計理念,寓意民營經濟乘風破浪。
△ 民科園核心區
很難想象,初創時期的民科園,“茅草比人還高”。
時間撥回1992年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提出“三個有利于”,為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1995年,民科園獲批并選址白云區,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的“試驗田”就此誕生。
要致富先修路。2009年,廣州市政府以民科園為核心,規劃34.86平方公里創新基地,連續五年每年投入一億元。這筆“種子資金”未建一座高樓,全部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2021年,民科園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全國工商聯授予“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同年,廣東省委改革辦印發《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確立未來產業核心區、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美麗健康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一核三園”38平方公里的新格局,可提供超200萬㎡的產業空間。
隨后,國家開發銀行牽頭與6家商業銀行組成支持民科園改革創新發展銀團,民科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獲得105億元授信額度,為近年來大建設大發展奠定基調。
如今的民科園,現代化的總部大樓與郁郁蔥蔥的生態景觀相映成趣,智慧路燈如列隊矗立,海綿道路蜿蜒伸展,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園區嵌入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脈動之中。
創新不息
步入千禧年的歐派家居彼時還是“小草”。如今,歐派已成為行業首家營收突破200億元的企業。在其帶動下,儀美醫科開創國內醫療家具的細分市場,眾多家居企業集聚成長,民科園智能家居產業園也成為“定制家居之鄉”。
△ 歐派家居
在芭薇股份車間內,工業互聯網重塑生產鏈條,北交所上市鐘聲見證了“美妝制造第一股”的誕生。以民科園為主要載體,白云化妝品產業集群以“四化”(知識化、數智化、綠色化、全球化)轉型實現華麗蝶變,突破百億產值。跨境電商進出口一年暴增6.5倍,源源不斷的包裹從白云飛向世界。2023年,白云區化妝品產業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 芭薇智慧工廠
三十年創新不息,三十年進化不止。民科園已形成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共生的“產業雨林”。
30年來,民科園始終為企業培育創新土壤,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遍布民科園的研發平臺與創新中心,如同養分輸送管道,讓龍頭企業與眾多專精特新“小巨人”形成創新共振。
在民科園的推動下,云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力量,構建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兩年間,燃料電池關鍵部件實現量產,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完成示范運營,填補國內空白。
△ 民科園核心區
依托“企業出題、高校解題、市場驗題”的協同機制,民科園助力企業將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產業動能。
三十年,民科園書寫了中國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民科園聚焦白云區“6+6+X”現代產業集群建設,更多的探索者們行走在創新的大道上,走向星辰大海。
二次創業再出發
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民科園每一次政策的突破、每一項機制的創新,均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從“跑腿員”到“合伙人”,民科園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市區聯動建成市政務服務中心民科園分中心,實現政務服務“不出園”、自助服務“全天候”、惠企政策“集成辦”,年均辦理業務超11萬件;先行先試推動“帶方案”出讓、工業用地“四證并聯審批”,簡化工程建設審批流程,實現“交地、交證、開工三同步”。
改革機制銳意突破,為民營經濟注入創新活力。面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民科園大力推廣“政企銀保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金融機構信心;與金融機構共建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讓貸款“審批快一點、額度多一點、期限長一點、利率低一點”。
在民科園,“伴隨式成長”是服務企業的行動指南。在科創板上市的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最新市值近60億元,其起初不過是產值500萬元的小企業。民科園不僅提供資金政策支持,更通過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助力企業突破高分子材料助劑技術壟斷。
△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2021年全國工商聯授予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以來,民科園引進274宗重點招商項目、總投資額816億元,營業收入、工業總產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改革前4.2倍、2.1倍、3.3倍,園區發展示范效果逐步顯現,3年間獲頒5項國家級示范牌子、10項省級示范牌子。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民科園把握城中村改造政策窗口,獲得全國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支持,將城中村改造與產業用地收儲、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成為全市首宗以打造重點產業發展平臺為主要目標推進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有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打造“宜居、宜商、宜業”的產城融合示范區。
三十而立再出發,“二次創業”啟新程,民科園將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把“民企敢闖”的基因與“政府敢為”的魄力深度融合,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深入打造“產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特色化、園區品牌化”,為中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白云方案”。
三十載砥礪奮進
而立之年再出發
作為白云區“一園兩城三都四區”
重大發展平臺之首
廣州民營科技園
未來可期
這片38平方公里的改革熱土
超7000家民企的共同選擇
盛情邀請企業在廣州“種”未來
區位優勢
半小時“上天入海”
一小時通達灣區
民科園位于廣州市北部,圍繞白云國際機場約10公里半徑范圍布局4個園區,周邊京珠高速、北二環高速、機場高速、廣清高速4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貫通珠三角主要城市,緊鄰的105國道、106國道縱貫廣州南北,連接廣州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市,地鐵3號線、14號線分別位于園區東、西兩側,規劃中的34號線貫穿園區,交通十分便利。其中,未來產業創新核心區距離白云國際機場僅10公里,是全市距離機場最近的國家級高新區。
發展空間
形成“一核三園”
38平方公里發展格局
“一核”:打造體現世界產業和科技前沿趨勢的未來產業創新核心區,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未來產業(激光及等離子體、超高清視頻、新能源汽車、雙碳綠色化)。
“三園”:在核心區北部兩翼和核心區西南面,分別打造美麗健康產業園、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三個約10平方公里的制造業基地,形成“總部+基地”“專業生產+綜合服務”的發展模式。通過推動“一核三園”整體納入省、國家高新區,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發展新空間。
目前,“一核三園”共有70個樓宇廠房載體對外招商,總建筑面積約565萬平方米。商業辦公載體可招商面積約21萬平方米,工業廠房可招商面積超218萬平方米。
△ 民科園“一核三園”發展布局圖
園區能級
6大國家級
發展平臺支撐
民科園屬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五園”之一,是首個國家級民營科技園。1997年園區正式奠基,先后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級創新型園區”“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共6個重大發展平臺稱號。化妝品產業獲評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軌道交通機電裝備產業集群、智能家居產業獲評省級特色產業集群。
政策利好
“創新十條”
多維度惠企政策
全國工商聯正式批復《關于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并授予民科園“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稱號,從十個方面支持民科園改革創新發展。
廣東省委改革辦印發實施《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廣州市委深改委、市工信局、市工商聯隨后分別出臺有關配套政策措施,白云區專門制定了民科園創新十條、改革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民科園“創新十條”惠企政策從應用場景支持、總部招商獎、成長壯大獎、技術改造獎等10個方面,為園區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多維度政策支持。白云區持續落實“1+4+N”惠企政策,為促進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強效賦能,有力促進園區在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改革方面先行示范,加快實現“做大、做優、做示范”。
產業集聚
龍頭引領
構建創新共同體
民科園集聚了企業超7000家,其中“四上”企業783家、高新技術企業433家、億元以上企業233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35家(國家級16家)、上市企業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達70%,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80家,博士及博士后科研平臺22個。
△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
目前特色產業代表有:
廣東省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激光及等離子體產業、美妝日化和生物醫藥產業、智能家居產業、4K超高清產業等。
龍頭企業有:
歐派、白云電器、通達電氣、呈和科技、晟啟能源、魅視科技、軟通動力、中軟國際、芭微、卡迪蓮、雪蕾、4K花園等。
配套完善
宜居宜業宜游
幸福觸手可達
打造六大產業社區,布局1個園區級產業服務中心,1個城市商務服務中心,4個社區級產業服務中心,為各類產業提供法律咨詢、金融投資、知識產權等產業服務,打造5分鐘見綠的生態園區,公園服務能力覆蓋率達98%。
核心區持續推進藍綠網絡的建設,兩帶三廊、一軸雙核的開放空間結構,營造有溫度的產業園區,公園融城,打造既具美學價值又充滿生機的活力紐帶。
園區立足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智慧交通網絡,從車路協同、智慧燈桿、智慧監控、智慧管網,到低碳園區、綠色交通等,全方面構建城市神經,AI實時動態優化交通通行效率。
數十家品牌餐飲已對外營業,多家高端商務酒店投入使用;教育及醫療也在逐步完善,正合作推動廣外實驗第一學校升級擴建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推進廣州民科園醫院項目選址建設成甲級醫院。
廣州民營科技園
歡迎更多企業的加入
來源:南方+ 白云融媒往期
編輯:陳若蘭 黃敏茹 張如燕
審核:廖真怡
復核:林梅芳
簽發:劉海裕
白云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