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當城市熱浪接近或突破40℃閾值,在四川石棉縣海拔2300米拖烏山半山腰的孟獲彝寨,正上演著令人驚嘆的生態奇跡——這里夏季恒溫20℃,整個山谷被波斯菊、虞美人和野菊編織成流動的調色盤。
“栗子坪片區7-9月平均氣溫較成都市區低15-18℃。”石棉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這種獨特的立體氣候源于拖烏山特殊的馬蹄形地貌:三面環山的谷地形成天然屏障,7條山澗晝夜不息地調節微氣候。
行走在孟獲彝寨,不得不探訪當地彝族居民的智慧,將避暑智慧融入建筑細節,采用“懸空式”糧倉設計,底層通風口形成天然空調系統。彝家木屋的飛檐下,山風裹挾著苦蕎餅的香氣與銀飾碰撞的叮當聲,將涼意具象成可觸摸的避暑詩篇。還有那彝族百褶裙采用7層麻紗工藝,動態散熱效率比普通面料高40%和夜間火把廣場的篝火遵循“三石鼎立”古法等“細小”之處,無不顯示她們的聰明智慧。
休閑在孟獲彝寨,無論是晨曦、午陽和晚霞,當陽光穿透薄霧或云層,成片的波斯菊會集體轉向光源,形成壯觀的“追光花浪”。此時,無論你拿出手機或相機,均會拍攝到在藍天白云下花美人更美的“畫面”。
據了解,今年孟獲彝寨將推出的“花間降溫”主題游。其中,晨霧采露,黎明收集花瓣上的冷凝水制作冷泡茶;巖壁納涼,在頁巖斷層形成的天然“制冷墻”前體驗彝族刺繡;星空凍眠:利用高原輻射冷卻原理,在露天平臺體驗15℃夏夜。這個保存著三國孟獲傳說的古寨,如今正以它獨有的方式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當無人機航拍鏡頭掠過層層花海,那些身著傳統服飾的彝家姑娘穿行其間的畫面,恰似一幅被山泉浸潤過的清涼長卷,在暑氣蒸騰的季候里,為都市人提供著超越空調房的生態降溫方案。 (王建明 文/圖周萬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