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一,閱讀理解難度增加。文學類文本共兩篇閱讀,40分。優秀的同學會做到35分以上,有的可能在20分左右徘徊,一道題差距15分左右,多少令人有些擔憂。
如何提高閱讀理解分數呢?
有的選擇刷題,認為多刷題,熟能生巧,就能提高分數。這個想法沒有問題,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練習。但,怎么確保孩子是按正確方向刷題?如果方向錯誤,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提升成績。
有的選擇背套路,認為每道題都套路,只要掌握了套路,就能做好閱讀理解題。這種想法也沒問題。只要是標準化命題,都有套路,有的平常套路,有的是高級套路。但,怎么確保哪道題用哪個套路,如果套路用錯了怎么辦?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難度增加,都不理解文章,怎么用套路?比如,某校某年用廢名《桃園》做閱讀理解,很多同學大概率是讀不懂的。
有沒有辦法跳出錯誤訓練的陷阱,用正確高效的方法抓分?接下來我講兩個重點,一定要記下來。
第一,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思維路徑
什么是思維路徑?就是做閱讀理解題正確的步驟。
首先要學習“三位一體”閱讀法,即培養“(寫法)——讀法——考法——答法”閱讀思維。
閱讀階段,要明確文體,按照快速閱讀的方法正確閱讀。先看標題和開頭,然后看結尾,迅速把握大概印象,最后看試題。
答題階段,凡考察某段在文中的作用,腦海中馬上跳出“內容+結構+手法”的套路,迅速定位相關段落,寫出答案。面對主旨一類的題目,如果是散文,就要根據文章的幾個“片段”,分別概括內容,分析情感。
第二,一定要有思維層次的答題意識
什么是思維層次?就是思維從表象到本質、由淺入深的邏輯表達。
比如,大小關系,包括個人與時代、個體與群體、家庭與社會、人生與命運等。內外關系,包括物質與精神、動作與性格、外貌與心靈等。時空關系,包括農村與城市、過去與現在、童年與成人等。對比關系,輝煌與衰落、美麗與丑陋、批判與贊美,高大與矮小、苦難與甘甜等。
比如,理解“絕品”的意蘊,要從物質到精神的思維層次上分析。又比如理解“桃園”的主題,要從小說個體的人物遭遇出發,分析到我們(群體)對命運的理解。
更多文章:
1.閱讀理解 | 高分利器——“三位一體”閱讀法
2.閱讀理解測試|三個簡單方法測試孩子的閱讀能力
3.語文學習法 | 初中閱讀理解的階段性學習重點
4.問答|初一如何提分閱讀理解?
5.閱卷老師青睞的考場作文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