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拉拍桌怒懟特朗普,巴西沒美國也能活?
巴西總統盧拉把桌子拍得震天響。面對特朗普宣布的50%關稅,這位曾在工廠失去手指、從反對獨裁崛起的左翼領導人,在電視鏡頭前紅著眼吼出:“他收50%,我們就還50%!沒有美國,巴西也能活!”
這場關稅風暴的背后,是特朗普把貿易當“政治武器”的又一次試探——可這一次,他踢到了鐵板。
一、特朗普的“關稅綁架”:從貿易戰到干涉內政
特朗普的50%關稅,打得毫無遮掩。7月10日,他在給盧拉的信里明說,加稅“部分原因”是巴西起訴前總統博索納羅(2022年敗選后試圖軍事奪權),還稱這是“政治迫害”。
這哪是貿易爭端?分明是赤裸裸的干涉。博索納羅面臨40年刑期,被控策劃推翻政府,巴西人早把這當成“民主試金石”。特朗普偏要跳出來站隊,盧拉的憤怒可想而知:“美國總統不能像擁有其他國家一樣!”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這套“關稅施壓”在小國身上屢試不爽:越南怕失去美國市場(出口占GDP25%),乖乖取消關稅;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剛拒絕遣返航班,就被25%關稅逼得讓步。但巴西不一樣——美國在巴西的貿易占比,僅占GDP的1.7%。
二、1.7%的底氣:巴西早把雞蛋放進了別的籃子
盧拉敢硬剛,不是空喊口號。數據擺在那:
2024年美國買了巴西400億美元商品,看著不少,但只排第二——中國才是巴西最大貿易伙伴,金磚國家(中俄印南)的貿易額,比美歐總和還高50%。
彭博經濟研究算過賬:就算美國進口暴跌60%,巴西頂多損失1%的經濟增長,找金磚伙伴補缺口就行。
這跟越南、哥倫比亞完全不同。那些國家的經濟命脈綁在美國身上,而巴西早就在布局“去美元化”。金磚峰會上,盧拉喊出“沒必要用美元貿易”,還提議創建新貿易貨幣——這話戳中了特朗普的痛處,也成了巴西的退路。
“橙汁、鋼鐵、飛機(巴西航空工業),有的是國家要。”盧拉在電視上掰著手指頭數,“1.7%的GDP,少了就少了。”
三、盧拉的“政治翻身仗”:從支持率低迷到全民抗美
這場對抗,對盧拉來說恰逢其時。他第三個任期支持率跌到歷史低谷,跟博索納羅的潛在對決膠著。但特朗普的關稅,意外給了他一根“救命稻草”。
巴西街頭的標語刷滿了:“盧拉要對富豪征稅,博索納羅要對巴西征稅!”——特朗普為博索納羅出頭的舉動,被盧拉團隊包裝成“外國勢力干涉司法”,瞬間點燃民眾的主權意識。連之前批評盧拉的媒體,都開始喊“挺總統,反霸凌”。
助手說,盧拉深夜開會時拍板:“不退縮,不挑釁,但回應要像拳頭一樣硬。”他甚至放話“關稅爭端可能沒盡頭”,擺明了要跟特朗普耗到底。對支持率低迷的他來說,這場“抗美保衛戰”,成了最劃算的政治籌碼。
四、特朗普踢到鐵板:貿易施壓為何在巴西失靈?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第一次這么不管用。過去,他靠這招逼退了越南、哥倫比亞,可巴西有三個“反制法寶”:
經濟自主:1.7%的貿易占比,讓美國失去“掐脖子”的能力;
盟友替代:金磚國家現成的市場,阿根廷、南非都等著接盤巴西的農產品;
政治共識:特朗普干涉博索納羅案,觸碰了巴西的民主紅線,連反對黨都不敢公開支持美國。
更狠的是盧拉的“去美元化”殺招。他在采訪中明說:“我跟委內瑞拉做生意,憑什么要用美元?”這話戳中了美國的命門——一旦更多國家效仿,美元霸權的根基就會松動。
結語:當“美國優先”遇上“巴西不低頭”
特朗普大概沒料到,自己慣用的“關稅綁架”,會在巴西栽跟頭。盧拉的硬氣,不止是個人性格,更是新興國家對“美式霸權”的集體反擊:你可以加稅,但別想左右我的司法;你可以施壓,但我有別的朋友。
這場爭端的結局,或許不只是關稅高低,更是一個信號——當美國的貿易杠桿越來越短,像巴西這樣的國家,正在學會說:“沒你,我們真的能活。”
(據彭博社、RT、《華盛頓郵報》報道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