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7月9號的公告,直接把八家臺灣地區的公司列入了名單!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航空企業的頭頭。還有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搞無人機的。“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在里面,這可是臺灣當局自己的軍事科研機構。國際造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這些在趕工“塔江級”、“沱江級”軍艦的企業,一個沒跑掉。
漢翔這家公司,以前在南京,后來跑去了東南小島。它的看家本事就是造戰斗機,“經國號”就是他們家的。現在島內搞的無人機項目,也需要經緯航太的技術。
稀土是高科技里的“鹽”。沒這個東西,芯片就歇菜,電動車也得停。臺積電的生產線都可能要喊停。大陸往臺灣出口的稀土,光是2024年就超過了6096噸,占了全國出口總量的11%。
禁令的核心,是稀土金屬混合物和永磁材料。這兩個詞,對臺灣產業來說,就是掐住了喉嚨。臺灣每年進口的稀土,86%從大陸來。永磁體這個比例,是95。3%。
沒了它們,導彈的制導系統就是擺設,戰機的雷達會失靈,艦艇和無人機的發動機就是一堆鐵。
“目的直截了當:掐斷這些戰略物資流向‘臺獨’軍事冒險的渠道!”
禁令生效,執行起來不拖泥帶水。文件里寫得清清楚楚,正在交付的貨物都必須停下。臺灣軍工廠商的原材料倉庫,庫存正在往下掉。更麻煩的是半導體產業。。。。。。臺積電的3納米芯片生產線,需要釹、鏑這些重稀土元素,這些材料九成以上來自大陸。
現在島內稀土庫存告急,剩下的量,只夠維持30天。
公告出來,那邊公司馬上有反應。它們說,正在研究大陸的供應會不會受影響,影響多大?這說明制裁確實讓那些想“以武謀獨”的勢力感覺到了壓力。
島內有學者自稱“急統派”,他拋出了幾個問題:
第一:臺灣憑什么有稀土特權?
第二:是不是在囤積居奇?
第三:要這么多稀土想干嘛?
第四:會不會轉手倒賣?
第五:斷供真能讓臺積電停產?
這位學者,雁默,他的看法是,對臺灣斷供稀土,不如“直接統一”。他覺得這么做,是多此一舉,只會給美西方國家理由來制裁,不如直接就解決問題。
這當然是他的個人看法。
島內也有別的聲音。臺灣學者何思慎在研討會上說,美國在東亞不能失去的是日本,不是臺灣。讓中日互斗才是美國的目標。臺灣大學的徐世勛教授則呼吁,兩岸應該順應民意,別再折騰貿易協定,不然臺灣會被全球供應鏈拋棄。
大陸學者項立剛的觀點是:“對臺軍工稀土,必須一斤不給。”
他認為,臺灣的軍工產業理應由國家統一掌控,精準控制稀土流向,就是要讓臺灣當局看清現實。
有人認為,稀土這事,該管的是美國。根子在美國那,是美國在賣武器給臺灣。要緊縮稀土,首要對象是美國,目的是斷了美國對臺軍售的念想。大陸這次的做法,目標不夠精準?
全面斷供稀土,可能會“打草驚蛇”,刺激美國武裝臺灣,反而拖慢統一進程。與其鈍刀子割肉,不如速戰速決。這種看法,也有人提出來。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是法理依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善意和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