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洲議會通過涉華決議,中國駐歐盟使團: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新疆稀土礦
問:2025年7月10日,歐洲議會通過有關決議,聲稱關切中國對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并稱相關舉措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敦促中方取消出口限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對歐洲議會相關決議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歐洲議會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在出口管制問題上搞雙重標準。
稀土等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中方依法對軍民兩用物項實施必要管制,既是行使自身主權,也是應盡國際義務。中方政策符合國際慣例,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規定,履行必要程序,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就能得到保障。中國有關部門還為歐洲企業設立了“快捷通道”,以更好滿足歐洲企業的正常需要。中方愿繼續與歐方加強溝通對話,妥善處理經貿分歧摩擦,實現共贏和共同發展。同時,我們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中國發展權利的企圖。
延伸閱讀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幾天前的七國集團(G7)加拿大峰會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誣稱中國“將稀土武器化”,鼓吹“志同道合的伙伴”聯合起來,予以應對。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圖:新華社
當時,她還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塊稀土磁鐵稱,“這塊磁鐵由一家加拿大企業在愛沙尼亞制造,采用來自澳大利亞的原材料……最終將應用于德國和法國的電動汽車與風力渦輪機。”
然而,最可能實現歐盟“稀土自由”的法國卻表示:這潑天的富貴,我接不住啊……
當地時間6月30日,英媒《金融時報》報道稱,盡管在歐盟推動的《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中,法國擁有47個戰略性項目中的9個,其中2個涉及稀土,項目數量居各國之首,但其在稀土方面的進展仍遠遠落后于中國。
據報道,隨著歐洲工業集團近來將目光轉向法國,多家稀土相關企業都表示,用于制造戰斗機、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永磁體的需求激增,讓他們應接不暇。
“這非常令人沮喪,因為需求很旺盛,但我們卻沒有足夠的產能來響應。”總部位于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再生磁鐵生產商MagREEsource的首席執行官佩蒂特(Erick Petit)感慨道。
MagREEsource與法國最大政府研究機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有著密切合作關系,目前正負責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支持的一個項目。
佩蒂特表示,MagREEsource希望到2027年實現年產1000噸磁鐵。但與歐洲每年從中國進口的1.6萬噸磁鐵相比,這一產量仍微不足道。
即便已從投資界和公共基金募得2億歐元,佩蒂特仍呼吁加大政策傾斜。他聲稱,法國本土稀土產業仍需要更多政策與財政支持,同時也需要買家愿意為本地制造的永磁體支付溢價。
“我們對現有支持感到滿意……但遺憾的是,與美國或中國提供的支持相比,這還不夠”,他說。
與此同時,市場亂象也開始出現。有企業高管抱怨,多家從事稀土交易的利基貿易公司正變得愈加“貪婪”,借機坐地起價,報價“較正常水平高出10倍”。
MagREEsource官網
據《金融時報》報道,法國成為歐洲稀土產業發展核心,得益于其曾是重要的稀土加工國的歷史。此外,法國擁有豐富且成本相對低廉的核能,加上總統馬克龍推動的再工業化計劃,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報道援引一名法國政府官員的話稱,法國正計劃重新審視歐盟的《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并引入戰略儲備要求,這一主張得到包括比利時化工企業索爾維(Solvay)在內的企業支持。
索爾維自1948年起在法國西部的濱海城市拉羅謝爾擁有一家工廠,該工廠在20世紀80至90年代的鼎盛時期,每年生產1.5萬噸稀土氧化物。今年4月,該公司宣布將利用非中國來源的礦石,重啟用于先進磁體技術的重稀土和輕稀土氧化物生產。
此外,成立于2019年的里昂初創企業Carester,計劃從2026年起采用非中國產地材料生產重稀土氧化物。今年3月,該公司的子公司Caremag從日本投資者和法國政府獲得2.16億歐元資金,用于根據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在法國南部拉克建設回收精煉廠。該項目已將未來10年預計產量的70%分配給客戶,包括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
在同一地區,英國企業Less Common Metals(LCM)也計劃投資1.1億歐元建造一座工廠,將稀土氧化物轉化為制造永磁體的稀土金屬和合金。報道稱,LCM是中國以外少數幾家能夠生產稀土金屬和合金的公司之一,但這家工廠的建設取決于能否獲得資金和長期買家。
比利時智庫“歐洲政策中心”的愛德華多·里蓋蒂(Edoardo Righetti)指出,盡管法國正在采取“當下所需的行動”,但歐洲“距離建立完整成熟的價值鏈仍有很遠距離”。
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加征畸高關稅后,中方迅速出手反制,包括對一系列關鍵礦產和稀土磁鐵實施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援引數據稱,4月后,西方企業的磁鐵供應量驟減,給全球汽車、國防和電子產品制造商帶來沖擊。5月份,對美稀土磁鐵出口同比下降93%。
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許可制度。隨著管制影響顯現,美西方企業開始聯合媒體炒作所謂“稀土武器化”,企圖展開對華輿論戰。中國外交部此前已明確表示,中方出臺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是非歧視性的,不針對特定國家。
6月初,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CLEPA)曾擔憂稱,從4月開始向中方提交的數百份許可證申請中,僅有約四分之一獲批,多家歐洲零部件工廠和生產線已被迫關閉。若未找到解決方案,預計三到四周內將有更多生產線停產。
6月26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已經依法批準一定數量的歐盟稀土出口合規申請,并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
路透社27日稱,CLEPA的市場事務主管尼爾斯·波爾(Nils Poel)證實,歐洲供應商已獲得足夠的許可證,避免了本月早些時候預測的大范圍生產中斷。
波爾還告訴路透社,中方許可證發放速度正在“加快”,已從25%提升至60%,目前仍有數百份許可待批。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美西方企業“得寸進尺”,哀號所謂“稀土荒”,持續炒作所謂“稀土武器化”,發難中方建立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他們抱怨收到的磁鐵“勉強夠用”,有些申請會被拒絕,未來供應情況也難以預測。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6月26日表示,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安全,依法依規不斷加快對稀土相關出口許可申請的審查,已經依法批準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并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中方愿就此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家的出口管制溝通對話,積極促進便利合規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