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打到第四年,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不太好過。
俄羅斯在戰場上雖說咬緊牙關頂住了西方支援下的烏克蘭,但日子并不好過,前線缺兵、后方缺工,俄羅斯的人手荒成了大問題。
為了填補這個窟窿,俄羅斯先是拉來了朝鮮的“援兵”,現在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老鄰居——老撾。
這場遠在歐洲的沖突,如果老撾一旦加入,可能會把中國周邊的局面攪亂,中方得早點想好對策,別讓戰火燒到自家門口。
俄羅斯的人力危機
俄烏沖突從2022年爆發以來,俄羅斯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烏克蘭背靠北約,武器、資金、情報源源不斷,俄羅斯雖然軍事實力不弱,但長期作戰耗費巨大。
前線需要士兵,后方需要工人,偏偏俄羅斯的人力儲備捉襟見肘,戰爭打到現在,俄軍不僅要面對烏克蘭的頑強抵抗,還要應對西方國家的全方位制裁。
經濟壓力、兵員不足、工業生產瓶頸,俄羅斯的處境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為了解決兵力問題,俄羅斯早就開始四處找人,最先站出來的,是朝鮮,烏克蘭情報部門披露,朝鮮從一開始的技術援助、武器供應,逐步升級到直接派兵參戰。
據說朝鮮已經派了上萬名士兵到俄烏前線的庫爾斯克地區,未來可能還要增兵到3萬。
這可不是小數目,朝鮮的加入讓俄羅斯在前線多了一份底氣,但光靠朝鮮顯然不夠,俄羅斯的胃口更大,最近又盯上了中國旁邊的老撾。
中國鄰國老撾“入局”
老撾這個東南亞的小國,平時低調得幾乎讓人忘了它的存在,怎么就和俄烏沖突扯上了關系?
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的一篇報道說起,報道稱,俄羅斯正在以“排雷”和“人道主義援助”為名,拉攏老撾派出一支50人的工兵小隊。
這支小隊前往俄烏前線的庫爾斯克地區,幫助清理地雷,甚至還為受傷的俄軍提供免費康復服務。
烏克蘭方面直接點破,這哪是單純的排雷,分明是俄羅斯想把老撾拖進戰爭的“套路”。
庫爾斯克是俄烏沖突的熱點地區,雙方在這里埋下了無數地雷,俄軍自己都記不清雷場的位置。
清理地雷不僅關乎平民安全,還能讓俄軍騰出手來投入戰斗,老撾的工兵小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意義不小。
烏克蘭情報部門擔心,這只是個開頭,俄羅斯可能會像當初拉攏朝鮮那樣,循序漸進地把老撾拖入更深的軍事合作,比如提供武器、派遣精銳部隊。
俄羅斯為什么看上老撾?一來俄老關系本來就不錯,俄羅斯和老撾是“戰略伙伴”,軍事合作尤其密切。
俄羅斯幫老撾訓練快速反應部隊,提供了AK-12突擊步槍等裝備,還定期搞聯合軍演。老撾的精銳部隊幾乎是“俄羅斯制造”。
二來老撾經濟困難,通貨膨脹嚴重,財政吃緊,俄羅斯的援助和軍火折扣對老撾來說是雪中送炭。
更重要的是,老撾在越戰時留下了大量未爆彈藥,俄羅斯從2018年起就幫老撾排雷,清理了190多公頃土地,還培訓了136名專業掃雷兵。
但這事兒對中國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老撾是中國的鄰國,中老鐵路、“一帶一路”合作正搞得熱火朝天。
如果老撾真被俄羅斯拉下水,不僅中老合作可能受影響,中國周邊的地緣環境也會變得復雜。
西方媒體最擅長“帶節奏”,到時候肯定會大肆炒作:中國的鄰居都去幫俄羅斯了,中國是不是在背后搞鬼?
俄羅斯不只是缺兵,還缺工人
俄羅斯的麻煩還不止于戰場,戰爭打得久了,后方的經濟也撐不住了。
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部分勞動力被征召到前線,俄羅斯的工業生產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勞動部預測,到2030年,全國將短缺310萬工人,光靠本國人顯然填不上這個窟窿,俄羅斯又把主意打到了印度身上。
據烏拉爾工商會主席安德烈·別謝金透露,俄羅斯計劃到2025年底引入多達100萬印度技術工人,重點填補冶金和機械工程等領域的用工缺口。
印度人口多、勞動力成本低,而且和俄羅斯關系也不錯,這讓俄羅斯看到了“救命稻草”。
為了方便印度移民,俄羅斯還計劃在葉卡捷琳堡開設新的印度領事館,這一步棋,顯示出俄羅斯在人力危機上的“國際化”策略。
但引進外籍勞工也不是沒有風險,2024年3月,俄羅斯“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恐怖襲擊后,俄國內對移民的管控明顯收緊,超過19萬外國人被驅逐出境。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雖然強調移民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也承認必須加強管理,大量印度勞工的到來,可能會讓俄羅斯的社會矛盾更加復雜。
為了進一步緩解兵力不足,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5年7月簽署了一項新法案,允許無國籍人士以合同制加入俄軍服役。
這招可以說是“廣開門路”,不僅能吸引周邊國家的勞動力,還能讓一些沒有明確國籍的人成為俄軍的“補充兵源”。
這一政策雖然短期內能緩解燃眉之急,但也反映了俄羅斯在人力上的窘境。
中國該怎么辦?
俄羅斯拉攏朝鮮、老撾,引進印度勞工,甚至放寬服役限制,這些動作都說明它在俄烏沖突中已經有點后備不足的意味了。
但對中國來說,俄羅斯的這些操作卻可能帶來麻煩,尤其是老撾的“入局”,讓中國不得不警惕。
老撾地處中南半島,夾在泰國、越南、柬埔寨之間,一旦被拖入俄烏沖突的漩渦,整個地區的穩定都會受到威脅。
中老鐵路、跨境經濟合作等項目可能面臨地緣風險,甚至會被西方拿來大做文章。
中國一貫堅持不參與、不拱火、不站隊的原則,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袖手旁觀。
為了防患于未然,中國需要提前布局,首先可以通過雙邊或多邊機制加強與老撾的溝通,明確卷入沖突的風險,勸導老撾保持克制。
其次中國可以在東盟框架內推動區域穩定,避免中南半島成為大國博弈的“代理戰場”,最后中國還需警惕西方的輿論攻勢,及時澄清立場,避免被誤解為“幕后推手”。
參考資料:俄總統普京簽署允許無國籍人士以合同制服役的法案 央視新聞
歐盟官員:若老撾支持俄羅斯 可能需重審對老撾的援助 新浪財經
2024年朝鮮出兵烏克蘭 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