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在俄烏沖突里搞出了新花樣。2025年6月北約峰會上,美國和北約達成協議,以后美國把武器運到北約,再由北約轉交給烏克蘭,費用還全由北約承擔,特朗普甚至放話“100%報銷”。
最開始,特朗普動用“總統撥款授權”,從美軍庫存里拿出價值約3億美元的武器,像愛國者防空導彈、中程火箭彈這些防御性武器,直接援助烏克蘭。德國也打算從美國買愛國者系統送給烏克蘭,挪威、西班牙等國可能也會分擔費用。
各方對此態度不一。美國這邊,特朗普之前因為擔心庫存暫停了部分軍援,后來又改口恢復供應,還說7月14日要發表對俄“重大聲明”。共和黨鷹派在推動對俄新制裁,軍工集團也在施壓,想保住訂單。北約這邊,資金靠歐洲國家籌集,可西班牙、匈牙利等國不太愿意拿出自己的防空系統。不過德國在積極推動購買愛國者援烏,英國簽了5000枚防空導彈貸款協議,法國還計劃停火后向烏派駐5萬軍隊。烏克蘭則是積極回應,澤連斯基確認軍援全面恢復,還要求10套愛國者系統,畢竟他們每天消耗炮彈數萬枚,防空缺口達70%。俄羅斯當然強烈反對,佩斯科夫批評這就是生意,換湯不換藥,還警告在烏境內部署外國軍隊不可接受,拉夫羅夫也提出了停火“新方案”。
這么做的影響可不小。美國軍火商持續獲利,可能不想停火,讓沖突一直持續。北約內部因為費用分攤,匈牙利等國和其他國家產生矛盾,而且抽調歐洲防空系統,歐洲自身防御也會變弱。美俄關系也很緊張,特朗普要是升級制裁,俄羅斯肯定會反制。美國這么做,說白了就是想把戰略成本轉嫁給歐洲,可俄烏雙方在領土問題上根本沒法妥協,戰場消耗還是決定和談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