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拉利在最新車型阿爾馬菲上重新啟用實體按鈕時,這一看似微小的設計變革,實則掀起了豪華跑車領域的思考浪潮。羅馬的繼任者不僅搭載更強勁的V-8引擎,其方向盤上回歸的物理按鍵與啟動按鈕,更標志著這家意大利超跑制造商對用戶需求與技術創新的深刻反思。
法拉利商業老板恩里科·加列拉坦言,客戶對電容式觸摸按鍵的抱怨已成為推動變革的核心動力。自SF90(參數丨圖片)車型率先采用中置引擎超跑觸敏鍵設計以來,法拉利試圖通過智能手機般的操作體驗提升科技感,卻忽視了駕駛場景的特殊性。
正如加列拉所言,觸摸控制“在理論上極具創新”,但當用戶需邊開車邊操作觸控屏時,視線偏移與操作延遲的矛盾愈發凸顯,違背了“眼睛看路、手不離方向盤”的安全準則。產品開發部主管Gianmaria Fulgenzi亦承認,這一嘗試“并未100%適配汽車使用”,客戶反饋的“響亮呼聲”最終促使品牌重新審視設計哲學。
阿爾馬菲的方向盤設計變革,不僅為新車增色,更惠及現有車主。法拉利提供模塊化升級方案,允許車主僅更換方向盤中間部分即可恢復實體按鍵,無需整車返廠,這一舉措既降低了改造成本,也體現了對用戶群體的關懷。而回歸物理按鈕的決策已擴展至全系新車——未來所有法拉利車型均將標配實體控制鍵。這一轉變并非妥協,而是對“駕駛專注度”的極致追求:實體按鍵的觸覺反饋與固定位置,讓駕駛者無需視線確認即可盲操作,在極限駕駛中尤為關鍵。
法拉利的轉向并非孤例。大眾去年亦在GTI、R系列車型中恢復物理按鈕,以提升駕駛操控的直觀性。然而,在智能座艙浪潮下,觸控屏的擴張仍是大勢所趨。豐田與現代/起亞等品牌堅持保留實體空調控制鍵,成為少數“逆流者”。法拉利的案例揭示了一個微妙平衡: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時,核心駕駛功能的物理化是保障用戶體驗與安全性的底線。有趣的是,法拉利甚至為前排乘客增設獨立屏幕,兼顧娛樂與操控分離——這或許是豪華品牌在數字化時代探索人機交互的新范式。
法拉利從觸摸控制到物理按鍵的“回歸”,本質是一場豪華品牌對用戶體驗的深度覺醒。在電動化與智能化席卷行業的當下,這家老牌車企選擇以用戶反饋為錨點,重新校準設計方向。阿爾馬菲的變革不僅解決了操作痛點,更強化了法拉利“駕駛至上”的品牌基因。當科技與人性化的平衡成為新課題,法拉利用實體按鈕的復歸,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答案:真正的創新,永遠應以服務用戶需求為終極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