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澄邁縣福山鎮,咖啡香氣彌漫在空氣里,講述著近百年的傳奇發展故事。如今聞名遐邇的澄邁咖啡,有著曲折又精彩的起源與成長軌跡。
時光回溯到 1935 年夏天,著名僑商陳顯彰懷揣著咖啡夢來到澄邁。他以 300 枚光洋從陳廷寶等人手中購得 1400 余畝坡地,在福山鎮大吉村扎根,帶著 200 公斤羅布斯塔咖啡種子開啟了規模化種植。彼時,咖啡作為外來物種,在這片土地上充滿未知。陳顯彰毫無保留地將從國外學到的栽培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福民農場由此誕生。1936 年,1.5 萬株咖啡苗種下,超 85% 的成活率宣告試種成功。隨著咖啡樹掛果,陳顯彰引入機械設備,革新加工工序,福民農場的咖啡豆、咖啡粉產品迅速走俏,遠銷香港、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在他的帶動下,大吉村家家戶戶紛紛種起咖啡樹,咖啡成為村民的 “搖錢樹”,一斤咖啡豆售價是豬肉的數倍,澄邁咖啡初露鋒芒。
然而,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咖啡產業陷入低迷。但當地人徐秀義懷揣著對咖啡的熱愛,傾盡積蓄帶領家人開辟咖啡種植園、建立加工廠。經過徐家兩代人不懈努力,“福山咖啡” 品牌逐漸嶄露頭角。2010 年,福山咖啡榮獲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稱號,再次走進大眾視野,為澄邁咖啡產業復興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澄邁咖啡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開啟多元化發展之路。在種植端,政企研攜手合作,加大對咖農的培訓力度,推廣精細化種植管理技術,搭建高效示范基地,改良品種,提升咖啡的產量與品質。在加工環節,積極引入現代化加工生產線,突破以往簡單粗加工的局限,邁向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澄邁圍繞 “咖啡文化” 做足文章,大力建設咖啡文化風情鎮。這里不僅有咖啡博物館、品鑒館、文創手工作坊,還吸引了國內外 20 余家知名咖啡品牌入駐,形成涵蓋種植、烘焙、品鑒、貿易的產業集群。每年舉辦的福山咖啡風情節、咖啡師冠軍挑戰賽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專業人士參與,極大提升了澄邁咖啡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咖啡 + 文旅”“咖啡 + 研學”“咖啡 + 露營” 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拉動消費,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如今,澄邁正著眼未來,制定宏偉產業規劃。一方面,借助福山鎮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的契機,打造咖啡豆產業旅游鏈,建設多元化咖啡莊園;另一方面,升級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為國家級文旅目的地。同時,打造咖啡國際貿易集散中心,擴大種植規模,提升加工標準,壯大經營主體,推動咖啡全產業鏈價值提升。
從陳顯彰播下第一粒咖啡種子,到如今澄邁咖啡產業蓬勃發展,歷經風雨卻始終散發迷人香氣。未來,在政策扶持、產業融合推動下,澄邁咖啡有望香飄更遠,成為海南乃至中國咖啡產業的耀眼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