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臺青主理京城咖啡店:為車友“搬運”醇香風味
作者 李百加 楊程晨
摩托車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在北京海淀區田村一家名為“Sip Sip”的咖啡店門口戛然。咖啡店早上十點開門,九點過半便有車友三三兩兩聚在門口,準備在跑山前來上一杯香濃咖啡。
“車友的電話比鬧鐘更準時。”來自臺灣高雄的店長王子朋笑說,“Sip Sip”位于“摩托佬”跑山起程的必經路之一。起初,這里因毗鄰修車鋪、能提供便利補給,成為車友“歇腳”的不二之選。而真正讓小店在京城咖啡圈攢下名氣的,是那獨一份的咖啡風味。
推開店門,咖啡豆烘焙、研磨設備轟鳴,撲面而來的是各產地咖啡豆的香氣。日常烘焙咖啡豆時,從檢視生豆品質、設定烘焙參數,到全程緊盯機器溫度變化,王子朋不敢懈怠任一步驟,以確保咖啡豆的風味得到最佳呈現。
2024年12月,在北京海淀區田村的 “Sip Sip” 咖啡館內,來自臺灣高雄的主理人王子朋正介紹店內特色與經營理念。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一開始只愛美式(咖啡)的車友,現在也會主動問‘今天有沒有淺烘的手沖’。”對于這樣的變化,王子朋樂見其成,“同好們的味覺體驗日益豐富,對咖啡的審美也更趨多元。”
王子朋與咖啡的緣分在大學時便結下。當時在臺灣就讀餐飲管理專業的他為精進咖啡沖煮技藝,不但兼職咖啡店咖啡師,還回高雄推咖啡餐車走街串巷。
“最忙的時候,一天光手沖咖啡就能賣出150多杯。”王子朋對中新社記者回憶。敏銳察覺到大陸咖啡市場的龐大需求,王子朋跨海而來,謀求發展。
他一度落腳杭州。2017年,王子朋于一家寫字樓下的咖啡館就職。不久,他便為小店拓展出培訓業務,為當地咖啡店輸送專業咖啡師。在課堂上,愛情不期而遇:一位北京姑娘前來體驗,課程結束后的閑聊讓彼此留下深刻印象。女孩在上海工作,兩人常相往來讓緣分升溫,最終修成正果。
為兼顧家庭,王子朋將事業重心轉向北京,決心經營一家摩托主題咖啡館。新課題接踵而至。從辦理工商證件到選址裝修店面,在北京布局“Sip Sip”的每一步,都跳出了他的經驗“舒適區”。
經營過程中,夫妻二人分工明確。王子朋專注咖啡技術與品質把控,太太則負責店鋪設計與線上運營。偶有經營理念的分歧,也總能在溝通中達成共識。
2024年12月,在北京海淀區田村的 “Sip Sip” 咖啡館內,來自臺灣高雄的主理人王子朋與太太處理當日咖啡訂單。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在臺灣,手沖咖啡店遍地都是。連阿嬤阿公都能對一杯咖啡的前、中、后調點評兩句。”王子朋為大陸客人“特供”來自臺灣的風味咖啡豆。他介紹,臺灣豆子口感輕柔,沖煮的咖啡伴有柑橘調且茶感明顯。
當下,來自云南的咖啡豆正在寶島嶄露頭角。“普洱咖啡口感順滑醇厚、層次豐富,在島內收獲不少擁躉。”王子朋自稱是咖啡豆的“搬運工”,帶著兩岸各地的特色風味咖啡豆往返,“我一直秉持交流引薦的心態,希望兩岸同好能有機會品鑒不同產地、不同烘焙方式的豆子”。
參加咖啡豆烘焙培訓班,在社交媒體分享原創內容,參與咖啡市集,拓展咖啡營地概念……王子朋骨子里有股不服輸的勁:“摩托車競速和做咖啡很像,都得沉下心、盯準了,在對的時機發力。”他“把準油門節奏”,正一步一個腳印,將想法變為現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