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的帶頭下,東盟內部已有5國對美國妥協,接受美方的霸王條款,這對中國來說很不妙,不過好消息是,中歐談判終于取得突破,只差最后的臨門一腳了。
在特朗普下達最后通牒,宣布對未在7月9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征收最高70%的關稅后,這一招直接把東盟國家嚇得魂不附體,繼越南第一個舉白旗“投降”后,多國爭相跟進,為達成貿易協議對美國讓利。
據參考消息報道,日前柬埔寨政府對外宣布,已經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除了柬埔寨之外,印尼也對美國妥協了,承諾對70%的美國商品實施接近零水平的關稅,印尼官員表示有信心在截止日期前,與美國達成一份經貿協議。
泰國也做出巨大讓步,承諾未來5年內對美貿易順差削減70%,最終實現貿易平衡。
另外十分巧合的是,就在與美國談判之際,馬來西亞突然宣布對中國進口鋼鐵征收臨時反傾銷稅,而馬國貿易部長宣稱,美馬關稅談判正取得良好進展,雙方同意盡快達成協議。
眼下,越南的做法顯然在東盟內部引發了恐慌情緒,令其他國家迫切的想要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自己落在后面墊底,被迫承認高額關稅。
就這么說吧,如果不是越南陷其他國家于不義,在大幅讓步的情況下與美國達成協議,東南亞國家也不會這么被動,被迫接受特朗普的“獅子大開口”。
當然對于中國來講,我們更加關注的一點是,東南亞國家作為重要貿易合作伙伴,是否會出賣中方利益,獲取美國的降稅待遇,從而達成關稅協議,畢竟越南已經背刺了我們。
按照美方分析人士說法,美國既然對越南的轉運商品單獨加征40%關稅,說明柬埔寨等其他東盟國家,可能也要接受類似條件。
不過,中國商務部已經表明了態度,對各國劃出一條紅線,誰敢聯美抗中,將堅決予以反制。
中國作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只要我們稍微動一下手指,對他們都近乎于毀滅性打擊,光是與美國的合作根本不足以彌補損失。
甚至換個角度來講,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地位不言自明,是東南亞國家商品出口依賴于中國市場,而中國則對其供應必不可少的機械等設備,選擇站在中方對立面等同于自殘。
另外,中國商品的主要買家也并非東南亞,而是像美歐俄這樣的購買力強的市場,恰巧歐洲此時傳來了一個喜訊。
在中國商務部出手,宣布對歐盟進口白蘭地開征反傾銷稅后,據央視新聞報道,中歐電車談判的技術部分已經完成,只欠臨門一腳。
也就是說,中歐之間的經貿爭端已經快要談妥了,正如王毅外長所說,中歐友好協商解決白蘭地問題,表明雙方能處理好摩擦。
在特朗普挑起全球關稅戰背景下,中國在解決與美國之間的關稅問題后,真正關注的還是歐盟,這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東盟則更加容易擺平,其實只要中企在當地設廠,那么就不存在轉運問題,可以避開美國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