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持續攀升,涉水活動增多,溺水事故進入易發期。連云港市東海縣公安局創新構建“人防+技防+心防”三位一體防控體系,通過智能預警、聯動巡查、精準宣教等舉措,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全力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科技賦能—178套智能監控筑起“電子堤壩”
7月7日下午,東??h公安局房山派出所勤務指揮室民警通過防溺水點監控發現,多名群眾在水庫邊嬉戲,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通過監控系統進行喊話,并聯系周邊巡邏民警趕至現場開展安全教育,最終成功將幾名群眾勸離,消除了安全隱患。這得益于東海警方打造的智能防溺水防控體系。今年入夏以來,縣公安局在全縣重點水域布設178套防溺水智能感知監控系統,構建起一道堅實的“電子堤壩”。
該套防溺水智能感知監控系統集智能攝像頭、紅外感應、語音播報等于一體,可以進行全水域感知、全天候預警、全程可視化的24小時動態捕捉跟蹤,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人力有限的漏洞。一旦有人員靠近監測水域,系統將會自動進行“隔空喊話”,以提醒涉水人員注意危險。若涉水人員未能及時遠離危險水域,附近派出所民警將第一時間到場處理。通過在重點水域附近安裝智能感知監控系統,防溺水工作實現了由“人防”向“技防”的轉變。據統計,系統運行以來已成功預警勸阻涉水行為230余起。
聯動巡查——多方力量構建“安全閉環”
東海警方創新建立“1+3+N”巡查機制,即以派出所民警為主導,生態義警、網格員、水域管理員三方協同,發動社區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各派出所每天安排專門警力,在午后至傍晚等重點時段對轄區內水庫、池塘、河道等開展高頻次巡查。
“我們建立了水域巡查臺賬,對每處水域實行‘一域一檔’管理,明確責任民警和巡查路線?!敝伟泊箨犗嚓P負責人介紹。
同時,警方聯合應急管理、水利等部門,在事故多發水域增設救生圈、安全繩等應急設備86套,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120余處。此外,東??h公安局還為各派出所配備救生裝備,定期開展實戰演練,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快速反應、有效處置。
全民動員——“吹哨人”制度激發社會共治活力
“看到有孩子在危險水域玩耍,立即撥打舉報電話,不僅能避免悲劇發生,還能獲得獎勵,這個制度很有意義。”7月10日,正在水庫邊巡查的生態義警王先生對警方新推行的“吹哨人”制度贊不絕口。
據了解,由東??h公安局聯合縣見義勇為基金會推出的“吹哨人”制度,鼓勵廣大群眾特別是水域周邊居民、釣魚愛好者等充當防溺水“哨兵”,對發現未成年人獨自或結伴在危險水域嬉戲、游泳等行為,第一時間撥打110或通過“東海警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經核實有效的舉報,將給予50-200元不等的現金獎勵,并對舉報人信息嚴格保密。
“吹哨人”制度將社會監督力量納入防控體系,實現了從“事后處置”到“事前預防”的轉變。自制度實施以來,已收到有效舉報37起,勸阻未成年人涉水行為86人次。
宣教入心——安全意識植入“神經末梢”
“如果發現有人溺水,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施救,要記住‘叫叫伸拋劃’五字訣……”6月30日上午,在東??h實驗小學的防溺水課堂上,民警正在生動講解自救互救知識。這是東海警方暑期前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的縮影。
東海縣公安局聯合教育部門,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開發了“理論+實操”的特色課程體系。截至目前,已開展校園宣講56場,覆蓋師生1.8萬余人次。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帶動家長共同學習防溺水知識。
在社區層面,警方創新推出“防溺水微課堂”,組織民警、志愿者深入村居開展“敲門行動”,累計發放宣傳手冊8000余份。此外,還利用無人機喊話、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手段,擴大宣傳覆蓋面,讓防溺水意識真正深入人心。
文/袁青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