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輔助駕駛技術上看,L4 級智能泊車到底是個什么標準?
昨晚看到新聞說比亞迪已經宣布將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輔助駕駛 OTA】,其中「天神之眼 B」將強化主動安全、行車泊車,新增多把掉頭、借道繞行等功能;而「天神之眼 C」則側重泊車體驗和安全表現,新增車頭泊入、危險加塞提醒等功能,比亞迪車主真的是常用常新。
而且比亞迪還率先實現了【媲美 L4 級別的智能泊車體驗】,構建智駕責任生態。這意味著用戶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車輔助場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車承擔的損失,不用走保險流程,直接聯系比亞迪售后處理即可,這也算是行業首例了。
那么 L4 級別的泊車輔助功能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呢?在 2014 年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 International)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的分級標準,歷經多次修訂(最新修訂為 2021 年),現已成為全球行業通用的權威分級體系,一共劃分出了 6 個等級,如下圖所示,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功能。
比亞迪所提到的「L4 級智能泊車」,在技術上其實就是目前很多車企已經在推廣的輔助泊車功能。輔助泊車功能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智能泊車、記憶泊車以及智能召喚。
目前比亞迪的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已經全系支持「智能泊車」,在 6 月初我試駕了海洋網旗下的宋 PLUS EV,重點體驗了這項功能。天神之眼 C 三目版駕駛輔助系統的智能泊車功能,可以輕松實現對斷頭路、坡道、復雜車位的精準停入。
在本輪的 OTA 中,比亞迪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的泊車輔助功能,主要升級了三速泊車(舒適、標準、極速)、窄車位自動收后視鏡、偏置泊車、車頭泊入、懸空障礙物識別等功能,進一步優化了泊車輔助的細節。
相比于智能泊車,「記憶泊車」更高級一些,遇到臨時障礙物,可以繞行或者等待。即使車位被占之后,也能夠漫游尋位,這項功能目前只有輔助駕駛第一梯隊的旗艦車型推送了,它也是比亞迪天神之眼 B 激光版駕駛輔助系統的亮點之一。
高階版本就是車輛能夠自主完成路徑規劃,前往指定位置的遠端召喚,目前只有極少數的頭部企業在試點這項遠端召喚功能,但是體驗參差不齊,需要不斷完善。
目前比亞迪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的記憶泊車和智能召喚功能還在開發適配階段,我猜測進度沒有跟上第一梯隊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比亞迪一共有三套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對應著三套硬件方案 + 21 款智駕車型,每一款車型都需要單獨的適配工作。
其次是,比亞迪的天神之眼輔助駕駛車型保有量突破了 100 萬臺,覆蓋了中國廣袤的地區,相比于更多聚焦于一、二線城市的汽車品牌,比亞迪會面臨更加復雜多元的泊車場景,還有巨量的輔助駕駛數據有待整理和模型訓練,為了充分地確保智能泊車輔助技術的可靠性,比亞迪的審慎與冷靜是很有必要的,估計在下一輪大規模 OTA 時,應該就能將新功能推送給廣大的比亞迪輔助駕駛車主了。想到每一次大版本的 OTA 都是百萬級別的工作量,不得不心疼一下比亞迪工程師們的頭發了。
二、從責任歸屬上來分,比亞迪媲美 L4 智能泊車輔助暗含了哪些細節?
前面我們在分析 L4 智能泊車的技術細節時,提到了國內不少車企跑在了比亞迪的前列,但沒有一家能夠像比亞迪那樣承諾:用戶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用戶損失直接由比亞迪兜底。
這背后暗含就是輔助駕駛系統等級的責任歸屬問題:L0-L2 級別由車主負全責,到了L3 階段,汽車廠家就要開始真金白銀的為交通事故擔責了。L4-L5 級別車企甚至需要承擔主要責任乃至全責,嚴重事故可能還會涉及刑事責任。所以頭部車企們最多說自己是無限接近于 L3 級別的 L2.9999 級,不會擔上一絲絲的責任風險,而比亞迪直接提出媲美 L4 智能泊車輔助,可想而知他們懷揣了多大的勇氣,又背負多大的責任。
漂亮話誰都會說,各家車企宣傳上都說自己是行業第一梯隊,可真到出事兒的時候,絕大部分廠家都會以用戶未及時接管為由,讓用戶承擔損失,絲毫不會考慮在極致的反應時間下,用戶是否有能力接管,這也就是被用戶戲稱為“發生事故 0.1 秒前退出輔助駕駛”的行業通病。
舉個例子,懸空障礙物一直是泊車輔助功能中的難題,不過更難的是車企的理賠,我在 1818 黃金眼經常看到有車主投訴汽車泊車輔助時撞到花臺、消防栓、警示樁這類障礙物。
投訴到車企后,收到的反饋大多為:泊車輔助功能,本質上就是輔助功能,在 APP 的說明中已經告知車主需要注意周邊環境,最后往往只能由車主自己報保險,來年保費上漲。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前段時間某品牌汽車就爆出可能因系統 BUG 導致多輛汽車泊車時發生碰撞,好在車企承擔了全部維修費用,并提供了積分賠償,但也僅此一次,再無后續。
而比亞迪當下就愿意為車主提供終身免費的智能泊車輔助事故兜底,一旦泊車出問題,24 小時內聯系當地的門店,就可以享受到原廠維修和補償,不需要報保險,也不用擔心影響到來年的保費。雖然目前還有部分的車企在提供輔助駕駛險,但要么每年收費數百元,要么有 5 萬元的賠付上限,相比于比亞迪終身免費且不設上限的兜底服務還是有差距。
同時你還要考慮到比亞迪目前已經推出了 21 款搭載天神之眼駕駛輔助功能的車型,覆蓋王朝網、海洋網、騰勢等品牌,保有量超過 100 萬輛。在泊車輔助場景下,遇到任何一個微小的系統 BUG,都可能會被放大 100 萬倍,哪怕是 1% 的人使用輔助駕駛出現事故也是 1 萬起,考慮到幾百乃至上千元的維修成本,這就是千萬級別的天量賠付了,比亞迪要沒有這智能泊車輔助技術的金剛鉆,真攬不了這免費兜底的瓷器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只全面推送了「智能泊車」功能,對于后續 OTA 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和要求,不過我相信憑借著比亞迪的技術積淀,可以實現穩步過渡。
三、比亞迪兜底泊車安全的底氣,來自中國制造的技術自信和“人民至上”的企業責任感
從前面的分析來看,比亞迪已經具備了 媲美L4 級別的智能泊車體驗和 L4 級別的企業責任歸屬,代表的就是比亞迪“技術硬實力 + 責任軟實力”。在解決了“是什么”的問題后,那“為什么”呢?比亞迪兜底泊車安全的底氣來自在哪里?
我覺得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比亞迪擁有【足夠的技術自信心】,比亞迪憑借著對于輔助駕駛技術全鏈條的掌控力,依托中國最大的車云數據庫、11 萬工程師團隊、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體系,為其兜底泊車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車企如果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自然不敢多承擔責任,營銷是行業第一的,出事了是用戶失誤的。這就會造成車企敢賣,媒體敢吹,車主不敢用或者亂用的尷尬局面。一旦因為輔助駕駛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國內輔助駕駛系統的研發和迭代。
比亞迪選擇兜底泊車安全就是要給用戶自信,讓他們放心大膽地嘗試。從這一輪比亞迪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的 OTA 側重點也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圍繞「安全」展開的。我(比亞迪)給你的安全保障,不只是技術層面,更是信心和保險層面。而且當用戶敢于嘗試之后,100 萬輔助駕駛車型保有量所形成的海量數據也會反哺到模型算法的迭代中,進一步提升泊車輔助的成功率。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兜底的目的讓車主敢用而不是亂用,所以比亞迪這次覆蓋的主要是泊車輔助場景,等到 L4-L5 級別的領航功能真正落地,“車在趕路,人在睡覺”的場景才有可能實現,屆時的車企安全兜底自然也水到渠成。
其次是比亞迪擁有【強大的企業責任感】,作為目前全球新能源的龍頭企業,比亞迪的成長就是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縮影,它也深刻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前進方向。
在今年 2 月,比亞迪憑借著「天神之眼」開啟了全民輔助駕駛時代,力圖讓好的技術人人可享,這加速了整個新能源行業的輔助駕駛進程。上至百萬仰望,下到 7 萬海鷗,都邁入了輔助駕駛的賽道。
如今比亞迪在行業內率先兜底泊車安全,將事故責任從用戶轉移至車企,本質上是技術實力與企業擔當的雙重體現。從技術自信的底層支撐到企業責任的頂層設計,形成了一套閉環的安全保障體系,既讓用戶敢用,也讓行業看到輔助駕駛安全的“可落地路徑”。
這也是倒逼行業重構服務盈利模型,不能再以“用戶接管”作為免賠理由。借此降低用戶體驗駕駛輔助技術的心理門檻和維權成本,重塑消費者對輔助駕駛信任。在這個“信心,比金子還貴重”的時代,比亞迪給車企們做好了表率,實現了技術與責任的雙閉環。
回顧這家企業的發展,比亞迪一直踐行著“以技術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的長期主義理念。而且從 1998 年至今,比亞迪連續多年的慈善捐贈,覆蓋抗震、抗洪、防疫、科研、教育、扶貧等多個領域,比亞迪都走在了企業責任履行的前列。
這份“人民至上”的企業責任感也將繼續推動比亞迪,為整個中國新能源產業帶來更多有價值更有溫度的創新。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 研究僧,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