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大學生撿手機落水被大姨救起”一事,引發(fā)廣泛關注。7月7日,在山東青島,一名女游客為撿手機,不慎跌落海中。危急時刻,在附近賣玉米和冷飲的阿姨劉玉榮躍入海中,將女孩托舉至岸邊。這一幕被岸邊的游客拍下,劉玉榮救人的行為得到不少網(wǎng)友點贊:“玉米阿姨”好樣的!7月10日,劉玉榮被授予“青島市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
據(jù)媒體報道,“玉米阿姨”劉玉榮今年58歲。當時她見女孩在海中掙扎,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跑下堤壩入海救人。同時,岸邊一位好心人發(fā)現(xiàn)了附近的應急救生設備,將一個橙色的救生圈拋入海中,這幫了劉玉榮很大的忙。借助救生圈的浮力,她帶著女孩艱難地往岸邊游。由于岸邊很滑,女孩也已經(jīng)沒有力氣,劉玉榮無法獨自將女孩送上岸。另一位年輕人見狀,連忙拿出一條長長的帶子,將兩人拽上了岸,眾人合力完成了生死救援。
據(jù)悉,被救的女生事后專程買了牛奶、水果,還打算給500元現(xiàn)金表示感謝。但被劉玉榮婉拒,“救命就是救命,要錢不合適”。劉玉榮說,“當時我看到那個孩子掉下去的時候,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每個母親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如果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依然會跳下去救人”。
無獨有偶,就在6月下旬的青島市嶗山景區(qū)某海域,也出現(xiàn)了怒海救人的一幕。據(jù)新京報消息,當時,一名外地游客在拍照時不慎被海浪卷進海中。見此情景,正在附近的張小龍急忙沖向男子落水區(qū)域。岸邊礁石表面濕滑,張小龍不慎滑倒,但他迅速爬起,奮力游向落水男子,將其往岸邊拖拽。在岸邊群眾的幫助下,落水游客終于獲救。
這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瞬間,不僅挽救了生命,也彰顯了青島這座海濱城市和市民的獨特品格。張小龍、劉玉榮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不僅踐行了見義勇為的傳統(tǒng)美德,更用行動詮釋和豐富了城市精神的內(nèi)核。
青島是海濱城市,大海以無窮魅力吸引著各路游客,同時也暗藏危險。近年來,先后有多人曾被愛跳水、愛游泳的青島大爺及時救起。“跳水嘎嘎帥,救人嘎嘎猛”。這些見義勇為的事件在網(wǎng)絡上傳播廣泛,受到了網(wǎng)友們的點贊和留言:青島大海不養(yǎng)閑人,見義勇為者是風景更是微光。
這次,中共青島市委政法委員會、青島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迅速授予其“青島市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向社會傳遞了鮮明的價值導向:善良與勇敢永遠不會被忽視,每一份挺身而出的善意都值得被城市銘記。這種官方與民間良性互動機制,有助于讓見義勇為精神得以持續(xù)傳承,形成“好人有好報”的良好社會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張小龍與劉玉榮兩起事件中都有群眾自發(fā)參與救援的感人場景,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這種守望相助的動人場景,正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見義勇為從個體行為演變?yōu)槿后w自覺,城市便擁有了抵御風險的溫度與韌性。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青島文旅產(chǎn)業(yè)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全年接待游客達1.4億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100億元。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用腳投票”,其背后,離不開對這座著名旅游城市“文明”美好特質的認知。如今,“玉米阿姨”見義勇為的故事,又為青島這座城市賦予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就像劉玉榮家人說的那樣,“不愿以恩人自居,不求回報,只希望當朋友相處,簡簡單單,歡迎她再來青島玩”。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