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NBA球員,在正值巔峰的年齡飽受傷勢困擾,你會作何選擇呢?是繼續在場上奮戰?還是選擇卸下戰袍退出舞臺?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不僅僅是為了一圓冠軍夢想,也是為了家庭生計打拼。放眼NBA歷史,諸如科比、喬治等人,都是在大傷后迎來浴火重生,而這些令人熱血沸騰的逆襲情節,往往使人為之神往。
但這真的是合適的選擇嗎?至少在杰拉德·亨德森看來,為了一時的榮譽而讓身體遭受不可逆傷害,絕對算不上什么值得驕傲的行為。
對于出生于籃球世家的杰拉德,他會有這樣的想法確實讓人意外,他的父親曾在NBA打了13個賽季,先后跟隨凱爾特人、活塞拿下三冠;而除了繼承出色的籃球天賦之外,杰拉爾德從小就被父親灌輸了勝利觀念,早在學生時期就已經打下了多項傲人成績,最終順利在2009年選秀大會上被山貓以第12順位選中。
從這一段路來看,杰拉德的籃球生涯起點已經比很多人幸運了。
整個職業生涯,杰拉德場均11分3籃板2助攻,雖然不是什么明星級別的球員,至少屬于是一位足夠合格的綠葉球員。在效力夏洛特的六個賽季里,杰拉德大多時候都是首發球員,在當年肯巴-沃克還未完全成熟時,杰拉德就是場上最出色的球員。
作為爆炸天賦的杰拉德,他不像其他天賦怪那樣飛天遁地,比賽中足夠冷靜沉穩,即便后來球權減少后改從替補陣容出發,依舊是一心為球隊勝利而奮斗,正是如此認真的職業態度,杰拉德成了聯盟各隊都想要招募的關鍵球員,最終讓開拓者愿意付出巴圖姆的代價,將他換來波特蘭。
對于杰拉德來說,身為職業球員,認真面對比賽就是負責任的表現,球隊開了薪水,而球員拿錢就要做事。即便生涯后期遭遇嚴重傷勢,杰拉德還是選擇堅持為76人出戰,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更是為自己的職業態度負責,直到再一次因傷勢而倒下為止。
在連續受到嚴重傷勢重創之后,杰拉德開始反思,思考自己不打球后該做些什么,而正是這段時間的思考,加拉德開始對于籃球的信念產生動搖:
“當你還是球員時,你通常不會去在意未來會如何,因為你總是在打球。正是因為你不斷的打球,所以不會想到之后的退休生活,直到你受傷或者遠離球場才會意識到重要性。”
隨著傷勢增加,杰拉德開始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已經無法負荷比賽強度,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壓力下,杰拉德才真正了解到籃球并不是人生的一切,籃球頂多是人生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花時間在上面。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
杰拉德在結婚之后,生育了兩個女兒,但在杰拉德打球時,常年因為參與球隊練習,導致他陪在家人身邊的時間遠遠少于工作時間,日后輾轉他隊后,這種情況更是越發的嚴重。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杰拉德作出了一個困難決定:他選擇在當打之年的31歲退役。
在宣布退休之后,杰拉德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他成為了全職家庭主夫,每天陪女兒上下學,回歸自己的父親身份。不過杰拉德并沒有完全放棄籃球,除了會去訓練場投籃之外,還不時在夏洛特主場轉播鏡頭下露臉,嘗試自己以往沒體驗過的轉播員身份。
身份雖然轉變,但杰拉德依舊不改自己喜愛籃球的內心,即便現在籃球已經不是他人生的唯一事情。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過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志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我不能為其它人決定他們的人生,但我能告訴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選項供你選擇,你必須將你的選擇變成最完美的那一個。”
曾經,杰拉德想要追隨父親的腳步,在NBA效力十幾年拿下冠軍,只是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或許急流勇退對于大部分球員來說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但杰拉德用自身經歷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有時堅持不一定是好事情,退一步才能發現人生的海闊天空。
就像他自己所講的那樣:
“籃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籃球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