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這幾年的國際軍事圈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靠著蘇聯大哥撐腰的朝鮮居然成了俄羅斯前線的武器供應商,現在俄軍用的大量武器彈藥都是朝鮮生產的,現在的朝鮮武器已經悄悄填滿了俄軍的彈藥庫。
朝俄關系為什么會越走越近?這種外交走向會對我們產生什么影響呢?
朝鮮軍工逆襲!
在很多人眼中,朝鮮一直是需要援助的對象,如果不是拼了命搞出來的核武器,朝鮮應該是個典型的地區弱國,可沒想到真相要遠比想象中的更夸張。
前段時間網上流出一段俄軍訓練視頻,視頻里士兵操作的就是朝鮮生產的140mm迫擊炮,迫擊炮倒不算是啥新概念,但朝鮮版的不僅皮實耐用,還特別適合打游擊戰。
烏克蘭戰場是相當的泥濘潮濕,朝鮮武器在這里找到了最適合發揮威力的主場,越來越多的俄軍開始愛上了使用朝鮮裝備,隨著更多視頻的曝光,現在的俄軍連60mm小迫擊炮這種普通步兵班標配都開始用朝鮮貨了。
看來這些年朝鮮一直在默默的發展,除了造迫擊炮之外,還向俄羅斯出口了反坦克導彈,朝鮮造火鳥-4的射程已經可以輕松達到10公里,除了反裝甲之外還可以作為步兵攻堅武器,性能不是一般的強悍。
據軍事專家估算,2024年朝鮮已經向俄羅斯提供了大約600萬發炮彈,相當于直接把俄軍前線的彈藥專賣店給包了,畢竟俄羅斯兵工廠全年也只能生產230萬發炮彈,這么看來俄烏沖突俄羅斯的背后站著的竟然是朝鮮!
目前至少有六個俄軍炮兵單位一半以上的炮彈都依賴朝鮮供應,換裝最徹底的部隊已經完全用上了朝鮮貨,說是朝鮮駐俄炮兵旅都不為過。
朝鮮到底啥時候軍工技術這么厲害了?其實朝鮮才是悶聲發大財的典范,這些年朝鮮一直在搞軍工研發,而且在西方的制裁下,朝鮮的武器向來是自力更生。
雖然現在朝鮮的技術不能和國際上一流相比,但朝鮮卻把我們的光榮傳統學去了不少,特別擅長用老辦法加土法子造出穩定實用的裝備。
140mm迫擊炮雖然沒啥高科技加持,但在烏克蘭戰場上卻特別管用,威力大不說還皮實耐造,再加上朝鮮軍工廠的生產效率不是一般的高,白天停電就晚上加班干,沒先進設備就純手工,硬生生把生產力拉到了恐怖水平。
現在的朝鮮不僅賣炮彈,連完整的170mm自行火炮都敢往俄羅斯送,照這個趨勢下去,俄軍前線搞不好得喊金同志萬歲才能領到彈藥了。
這幾年朝鮮靠著賣武器狠狠賺了一筆外匯,清了庫存不說還讓自家軍工行業再度煥發生機。
朝鮮為啥更愿意和俄羅斯抱團取暖?
除了用槍炮彈藥換外匯之外,從朝鮮的本心來講也愿意和俄羅斯抱團取暖,這也是朝鮮一貫的對外政策,畢竟朝鮮和俄羅斯之前都是蘇聯的一部分,算是一母同胞。
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對朝鮮向來比較慷慨,相比其他國家對朝鮮的各種制裁和限制,俄羅斯很多都是無附加條件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持。
這一系列的做法有點雪中送炭的感覺,讓朝鮮也默默的記住了俄羅斯的恩惠,畢竟朝韓關系到現在都沒有解決,其中還夾雜了美國這個地區不穩定因素,一直以來朝鮮都想在大國之間保持獨立性。
俄羅斯正好給了朝鮮這種寬松的合作環境,對朝鮮需要的資源、貸款和技術基本是盡量滿足,在關鍵能源項目上也曾經幫朝鮮建起了基礎設施。
除了歷史上因素之外,朝鮮和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是有不少共同訴求的,這些年朝鮮一直都在背制裁孤立,但朝鮮心中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這些年朝鮮也一直迫切的想要在大國博弈中找到最穩的支,俄羅斯則一直想在東北亞增加存在感,可這兩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遇到了美國和日本的圍堵,從這一點來看他們就是天然的盟友。
可以在地緣戰略上成為互相借力的伙伴,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朝鮮在烏克蘭戰場上才表現的如此積極,甚至不惜頂著全球的壓力向戰場派出兵力支援。
那朝鮮和俄羅斯這么親密,對我國會有什么影響呢?
朝鮮和俄羅斯走近對我國是福是禍?
東北亞的國家其實并不多,朝鮮和俄羅斯越走越近,肯定會對我國產生一定的影響,現在的朝俄不僅在經濟上打得火熱,軍事上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雖然短時間內不會產生什么大的變革,長此以往會對我們產生什么影響呢?
事物都要從兩方面來看,朝鮮幫助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我國是有利的。至少從烏克蘭戰場的層面就很能說明問題,在俄烏戰爭開打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是無條件看好俄羅斯的,甚至很多人認為俄羅斯會打出21世紀最漂亮的閃電戰,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
可沒想到烏克蘭打的韌性十足,硬生生的把俄羅斯拖進了戰爭泥潭,再加上西方各國對俄羅斯各種制裁,讓俄羅斯幾乎被西方壓得喘不過氣來。
朝鮮的武器支援可以讓俄羅斯在前線作戰更加持久,相當于變相幫俄羅斯頂住了西方壓力,俄羅斯現在頂在前面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旦俄羅斯分崩離析,那么接下來的壓力自然就會轉到我國頭上,歐美和北約的戰略重心也會更快轉向亞太。
俄烏戰爭就是最好的轉移矛盾的地區沖突,朝鮮站出來幫俄羅斯撐場面對我國減緩外部壓力是有一定好處的。
而且朝俄走近還能分擔我國在東北亞面臨的戰略壓力,朝鮮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硬朗的軍事風格卻常常讓美日感到頭痛。
有了朝鮮這么個不斷折騰的小兄弟,美國和日本自然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來應對,這就大大減少了它們在臺海或南海問題上搞事的精力。
現在中美關系又非常緊張,時常跳出來搞點動靜的朝鮮其實無意中為我國創造了緩沖空間,如果從大國戰略的層面來講,朝鮮的不安分恰恰成了一種策略上的安分。
當然事情不能只看一面,俄羅斯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我們的天然盟友,畢竟除了中俄之間那些很難牽扯明白的歷史不說,現在中俄之間的領土依然有說不清的地方。
如果朝俄之間關系越來越近,很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外交產生影響,現在的俄羅斯雖然已經跌落神壇,但好歹也是表面上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兩者的合作很有可能會大大提升朝鮮的軍事技術,這些年朝鮮一直想要發展高端核武技術,雖然俄羅斯的軍事能力已經大大衰弱,但是繼承了不少蘇聯遺產的俄羅斯手里仍有不少壓箱底的軍事科技。
如果朝鮮通過合作能從俄羅斯手里搞到這些技術,那就相當于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一旦朝鮮在核武和高端武器上取得更大進展,東北亞的軍事平衡就會被打破,地區不穩定因素也會大大增加。
即便朝鮮短時間內沒法直接獲得俄羅斯的核技術,光靠這種深度合作的關系,朝鮮的態度也會越來越強硬,朝鮮從來不是那種安分守己的國家,跟俄羅斯的關系越緊密,朝鮮在半島問題上的態度就會越硬。
朝鮮半島就在我們的家門口,一旦半島出現了危機,很容易影響我們的國防安全,現在的朝鮮已經有點今非昔比了,這些年他們不僅在常規武器方面大搞生產,導彈技術也是快速進步。
如果兩國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深,朝鮮的籌碼肯定會越來越多,如果哪天擦槍走火,局勢很容易變得不可控。
當然最慌的一定是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一直是美國在東北亞的盟友,他們對朝鮮軍事力量增強非常敏感,而美日韓一旦被逼急了,搞不好就要增加半島的軍事部署。
這樣對我們是不利的,一旦擦槍走火,我們很有可能會被拖下水,被迫進行第2次抗美援朝,現在我們正是發展的關鍵時期,這種局勢對我們來說明顯是不利的。
未來的東北亞仍會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地方,如何處理好與朝鮮、俄羅斯的關系,怎樣確保我國在周邊事務中的主導權,才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