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嚴格依據權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結合最新動態及歷史數據,最終觀點保持中立。結尾附有參考資料
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輕描淡寫拋出一句話:“我們將針對剩下所有貿易伙伴課稅,不論是20%或15%。”
就在他說這話時,越南政府官員們正對著美媒最新爆料咬牙切齒——原來他們本以為和美國談妥的關稅是11%左右,結果特朗普在通話中直接宣布20%的關稅,幾乎翻了一倍。
一位常駐華盛頓、熟悉內情的說客點破真相:“特朗普給所有人都設下一個陷阱。”
越南政府被這記悶棍打得措手不及,官方雖未公開抗議,但知情人士透露他們的反應是“驚訝、失望和憤怒”。更讓越南憋屈的是,明明被擺了一道,卻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整件事的操作堪稱特朗普式談判的“教科書案例”。上周,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宣布:針對越南貨物的稅率從46%降到20%的關稅,但如果商品原產地不是越南,稅率將飆升到40%。
表面看是“讓步”,實則暗藏殺機。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挖出的內幕顯示,越南談判團隊原本以為雙方已達成11%左右的協議稅率。但當特朗普與越共總書記蘇林通話時,竟無視先前共識,單方面宣布20%的稅率。
微妙的是,蘇林并未參與前期談判,這給特朗普提供了“瞬間加碼”的操作空間——反正你拍板的人沒談過細節,我說多少就是多少。
越南掉坑里不冤,因為特朗普的協議里還塞了個針對中國的“毒丸條款”:他明確警告,若中國商品借道越南“轉運”,將征收40%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補刀稱,只要產品被認定“轉運”,不管中間經手多少國家,一律適用超高稅率。規則解釋權?當然在美國手里。
1200億美元——這是2024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總額,占越南整個出口盤子近三分之一。
服裝、電子零件、家具……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塞滿集裝箱運往美國,養活著越南龐大的制造業工人群體。
一旦美國市場對越南關上大門,后果遠不止企業倒閉那么簡單,可能引發制造業“局部崩盤”。
所以當特朗普甩出“差異化關稅機制”時,越南明知是毒酒也得喝。協議用兩個條件卡死轉口貿易:要么在越南加工增值超30%,要么經實質性改造改變產品分類。
這直接切斷了“中國—越南—美國”的轉口鏈條。數據顯示越南每年從中國進口約900億美元商品,其中約16% 經簡單加工后銷往美國,如今這條路基本被封死。
作為“回報”,越南被迫向美國商品敞開國門,牛肉、玉米等農產品零關稅涌入。
本地農業撐不住,部分越南農企甚至掉頭加大對中國出口,試圖找條活路。這步棋讓越南同時得罪兩大經濟體,里外不是人。
耐人尋味的是,越南挨了美國一記悶棍后,轉身就把壓力轉嫁給中國。7月6日,越南工貿部突然對中國熱軋鋼卷征收最高27.83%的反傾銷稅,一征就是五年。
寶鋼、鞍鋼等12家巨頭全在名單上,連沒上榜的企業也被“一刀切”按27.83%懲罰。
越南海關同步啟動三步審查鐵閘:查原產地證書、對生產商質量證書、核出口商名稱,任一環節不符直接按最高稅率征稅。
針對性如此之強,顯然是為討好美國交“投名狀”——畢竟按特朗普的協議,越南必須“加強打擊貿易欺詐”。
中企成了頭號靶子。2024年中國對越鋼材出口飆升40.5%達1273萬噸,其中熱軋卷占六成以上。
越南本土鋼廠早被低價擠壓得嗷嗷叫,如今借美國之勢對中國出手,既安撫國內產業,又向特朗普表忠心。
越南的屈服讓特朗普嘗到甜頭,他立刻如法炮制。7月7日,美國宣布對14個國家加征關稅,8月1日生效。這份名單像精確制導導彈:日韓稅率25%,泰國36%,緬甸老撾直接頂格40%。
所有條款都帶著“越南味”:反規避機制、本土化激勵、報復性追加關稅。
日韓首當其沖絕非偶然。2024年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超600億美元,對韓國逆差近300億美元。日本車占美國市場四成份額,但75%產能還在本土,特朗普早想收拾這種“市場與產業脫節”的模式。
他的算計很直白:用關稅大棒逼車企把工廠搬到美國。日本汽車業三成利潤靠美國市場,韓國半導體25%出口銷往美國,掐住咽喉不怕你不低頭。
2018年美國對韓國鋼鋁加稅,韓方立刻自砍30%出口量,這種“成功經驗”特朗普用得順手得很。
全球貿易規則正在被改寫
觀察特朗普這套組合拳,核心就三招:各個擊破、極限施壓、規則私有化。先拿越南試刀,再壓日韓屈服,其他國家自然望風歸順。
被征稅的14國里亞太地區占一半,且多是RCEP成員國,美國分明是要拆解區域經濟整合,重寫貿易秩序。
更危險的是“美國定義公平”的單邊邏輯。關稅說漲就漲,條件說改就改,所謂協議不過是“我要你覺得,不要我覺得”。
越南的遭遇證明,即使白紙黑字談妥,特朗普也能一個電話推翻重來。
全球產業鏈站在重構關口。中企借道東南亞的路徑基本被封死(泰國稅率36%,緬老40%),連墨西哥也可能被加征25%關稅。
要么去美國建廠,要么找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低稅率RCEP伙伴另起爐灶,中間地帶正快速消失。
特朗普那句“我們將針對剩下所有貿易伙伴課稅”像懸在全球貿易頭上的刀。越南的遭遇撕開一個真相:強權面前,小國的談判成果可能只是一張隨時被作廢的草稿紙。
當特朗普的關稅大刀接連砍向日本、韓國、東南亞時,越南的委屈成了國際貿易叢林法則的最新注腳——沒有籌碼的妥協,終歸是昂貴的陷阱。
參考信源:特朗普宣布對越關稅降至20%,“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