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百業之母,還有個農業是百業之父。商業資本從來只會錦上添花,絕對不會雪中送炭。
美國鐵銹帶就是典型例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底特律的汽車廠轟隆隆轉,工人捧著“鐵飯碗”吃香喝辣。
一家人中只要有一個人在工廠之中工作,那么就足以養活全家,甚至還能夠購買房子和小汽車。
工廠中的福利實在是太好了,不過隨著全球化的開始,美國的資本開始向全世界張望。
在美國建立工廠聘請美國工人,利益實在是少的可憐,于是美國的企業家們就盯上了亞洲廉價的勞動力。
不少企業紛紛開始向我國和東南亞方向轉移,畢竟那邊的廉價勞動力能夠讓企業家獲取更多的利益。
在上個世紀,美國工廠中的時薪就已經來到了30美元,而東南亞的薪資甚至連3美元都沒有。
這中間的差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差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美國開始去工業化。
逐漸開始走進金融市場,華爾街開始興起,美國掀起了巨大的工廠關閉潮。
但是沒有卻沒有想到,去工業化是美國做出最糟糕的決定,如今的美國想讓制造業回流,但是已經不可能會實現了。
去到美國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投資,甚至利益也在不斷的縮小,這顯然不是資本想要看到的結果。
作為資本而言,金融搞錢快,工業搞錢慢。 作為勞動者而言,人也變懶了,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人太累,還不如領救濟。 所以工業空心化后,再想恢復確實難
所以如今的美國才是真正熱鍋上的螞蟻,想讓制造業回流,但是卻沒有人愿意在回去!
親愛的朋友們,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參與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