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濤
一片葵花向陽開 滿灘蝶夢蜂吟來
——回憶連隊在永寧黃羊灘軍農生產的難忘歲月
風掠過黃羊灘時,裹挾著細碎的沙粒,發出嗚咽般的低響。1976年的春天,我們步兵58團二營6連官兵身著綠色軍裝的身影,如同一簇簇堅韌的蒼松,毅然扎進這片廣袤而荒涼的土地。當接到前往黃羊灘農場執行軍農生產任務的命令后,在連長趙四保、指導員杜作林的帶領下,全連上下沒有一人退縮。然而,真正踏上這片鹽堿地的那一刻,我們才明白:與惡劣環境的較量,遠比想象中的情形更加艱難。
時任58團6連指導員杜作林照片
這里的土地,貧瘠得幾乎難以滋養生命。舉目四望,皆是人跡罕至的荒蕪景象。初春的狂風,如同肆虐的猛獸,裹挾著漫天沙塵,常常將天空染成渾濁的昏黃色。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想要收獲希望,無疑是一場充滿艱難險阻的極限挑戰。
1976年,58團6連演唱組成員,在黃羊灘農場營房前合影留念
黃羊灘農場田間耕種機械
但是,軍人骨子里就有著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的堅韌。每日,我們披星戴月,頂著如刀割般刺骨的寒風,不辭辛勞地修筑引黃(河)灌溉渠、平整土地、打田埂。戰友們個個爭先恐后、積極配合,東方紅牌拖拉機牽引著播種機,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播下數千畝春小麥種子。當清明節后的細雨輕柔地浸潤大地,在完成繁重的春小麥播種任務后,戰友們利用周末時分兩人一組,將一把把向日葵種子(俗稱葵花籽)隨意地撒在田間地頭。那時,我們并未對這些小小的種子抱有太多期待,只是單純地想著,或許它們能為這片單調又蒼涼的土地增添一絲生機。誰也沒有料到,這些看似脆弱不堪的種子,在雨水溫柔的滋養下,竟爆發出了令人驚嘆的生命力。
剛萌出的向日葵幼苗
黃瓜
西紅柿
沒過多久,向日葵嫩綠的芽瓣便怯生生地鉆出地面。仿佛是一個個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生命,它小心翼翼、充滿好奇地窺探著周遭陌生的一切。當陽光傾灑而下,它們就像渴望溫暖的孩子,貪婪地吮吸著每一縷陽光、努力地挺直纖細的腰桿、堅定不移地向著太陽的方向生長。那一抹抹嫩綠,在灰撲撲、毫無生氣的鹽堿地上,宛如一盞盞點亮希望的明燈,為這片荒蕪之地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隨著時間緩緩流逝,向日葵的綠色闊葉愈發舒展,莖稈也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拔高。終于,到了盛夏迎來了最絢爛的花期。一朵朵碩大的花盤,宛若金色的圓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金黃的花瓣,如同被凝固的陽光層層疊疊向外舒展,每一片都閃耀著生命的光輝。而那密密麻麻排列的花蕊,泛映出鵝黃與棕褐交織的色彩,恰似大地寫下的詩篇。
此時的黃羊灘,儼然成了靈動的樂園。五彩斑斕的蝴蝶,扇動著薄如蟬翼的翅膀穿梭于花叢之間。它們時而輕盈地落在花瓣上,細細品味滴落在花間的甘甜;時而上下翻飛,與同伴嬉戲追逐,翅膀上的鱗粉也在陽光下閃爍,宛如飄落的星辰。不甘落后的蜜蜂們,則哼著歡快的小曲,忙碌地穿梭其中。它們一頭扎進花蕊深處,毛茸茸的身體沾滿金黃的花粉;隨后,又匆匆飛向另一個花盤,并在花間架起一座座傳遞甜蜜的橋梁。微風拂過時,成片的向日葵隨風搖曳、沙沙作響,與蝴蝶的翩躚、蜜蜂的哼鳴合奏出一曲生機勃勃的田園交響樂章。
最為神奇的是:這些向日葵花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的靈性,每天都圍繞著太陽,進行著奇妙的旋轉式生長,從不改變既定的行程與軌跡。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沖破夜幕的束縛,它們便早早仰起小臉,滿含期待地迎接著陽光的到來;正午,太陽高懸天空,它們緊緊追隨著太陽的腳步,一刻也不愿停歇;傍晚,當落日的余暉將天空染成絢麗的橙紅色,它們又戀戀不舍地與落日告別,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眷戀。看著它們生機勃勃的模樣,我們這些在艱苦勞作中疲憊不堪的戰士,心中滿是欣慰與喜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轉眼間,金色的秋天邁著沉甸甸的步子緩緩走來,和煦的陽光如同最溫柔的畫筆,將黃羊灘染成一片燦爛的金色海洋。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恰逢國慶節放假,連隊里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
農場舊址
農場舊址
每個班兩人一組,一個背著鼓鼓囊囊的麻袋,那麻袋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裝滿豐收的果實;一個握著鋒利的鐮刀,刀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豐收而興奮。大家浩浩蕩蕩地朝著向日葵地進發,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腳步輕快而有力。我和司號員慎建芳并肩走進田間,眼前成熟的向日葵低垂著沉甸甸的花盤;仿佛是謙遜的智者,在向我們訴說著豐收的喜悅。那花盤上密密麻麻的葵花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鐮刀輕輕一揮,只聽“咔嚓”一聲,一個向日葵頭便穩穩地落在手中;沉甸甸的分量傳遞到掌心,讓人真切感受到豐收的踏實與喜悅。剝去上面干枯的花苞,下面一排排緊密相連的向日葵籽便露了出來;它們形態各異,有的是純凈的白色,如同冬日里潔白無瑕的雪花;有的帶有黑白相間的紋路,像是大自然精心繪制的圖案;還有的點綴著獨特的花色,仿佛是被賦予了生命的精靈;每一粒都飽滿圓潤,仿佛是大自然歷經漫長時光精心孕育的珍寶。我忍不住摘下一粒放入口中,輕輕一咬,香甜的滋味瞬間在口腔中散開。那是純粹的自然味道,帶著陽光的溫暖與土地的芬芳讓人回味無窮,仿佛將整個秋天的美好都含在了嘴里。
大家干得熱火朝天,鐮刀揮舞的“咔嚓”聲、歡快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在黃羊灘上空久久回蕩。一天下來,每個班都收獲了好幾麻袋沉甸甸的向日葵頭。我們齊心協力將這些勝利的果實運回連隊,晾曬在寬敞的空地上。陽光溫柔地灑在向日葵頭上,仿佛在輕輕撫摸著它們,一點點蒸發掉多余的水分。等向日葵籽曬干后,我們再一顆顆仔細地脫下來,整齊地堆放在倉庫里,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勞動成果的珍視。
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特別是元旦、春節這些重要的日子,便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在連隊大餐廳里,一場溫馨又熱鬧的茶話會拉開帷幕。連隊業余演唱組的演員戰友朱業勇、賀明遠、嚴文利、奚守謙、黃國芳等,個個身懷絕技。他們紛紛閃亮登場表演小合唱,那嘹亮又和諧的歌聲,仿佛能穿透云霄,傳遞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還有精彩的快板,節奏明快、話語詼諧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相聲、小品,更是讓人捧腹不已;演員們生動地表演,將生活中的趣事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秋天采收的向日葵籽,也在這時派上了大用場。連隊炊事班的戰友們早早地行動起來,把生葵花籽放在大鐵鍋里翻炒。隨著鐵鏟的轉動,葵花籽在不斷恒溫翻炒下,表皮漸漸變得黑白相間、微微泛黃,空氣中彌漫著濃郁而誘人的香氣,引得人直咽口水。炒好的葵花籽被滿滿當當地擺在大飯桌上,戰友們圍坐在一起,一邊手嘴并用,嗑嚼品味著香脆可口的清炒葵花籽,一邊全神貫注地欣賞節目。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比任何時候都要燦爛。
看完精彩的節目表演,戰友們依舊舍不得散去,繼續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有人興致勃勃地分享家鄉的趣事,那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故事,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溫馨家園;有人略帶羞澀地講述訓練時的糗事,引得大家笑聲此起彼伏。在這歡快的氛圍中,葵花籽的香氣與戰友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其樂融融、其情悠悠。在艱苦的軍旅生活中,這小小的向日葵籽,成了我們最珍貴的美味,也成了戰友間深厚情誼的見證,并承載著我們無數珍貴而又美好地回憶。
2018年八一建軍節,6連部分戰友在銀川聚會時,宣傳隊戰友登臺演唱
2018年八一建軍節,6連戰友聚會時,王煥民老將軍,即席發表講話
58團6連部分戰友聚會,重返馬蓮灘營房舊址合影留念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向日葵籽早已成為隨處可見的普通小零食。超市貨架上,它們的花色品種繁多,原味的清香、五香的濃郁、咸味的醇厚、奶油味的香甜,包裝更是五花八門,精美又時尚,甚至還有脫殼的精品更加食用方便。可是,無論我品嘗多少種口味的向日葵籽,都再也找不回50多年前黃羊灘農場向日葵那獨特的味道。
那味道里,有黃羊灘肆虐的風沙與溫暖的陽光、有我們辛勤勞作時揮灑的汗水、有戰友間真摯深厚的情誼,更有那段苦中有樂、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崢嶸歲月。每當看到向日葵,我的思緒便會不由自主地飛回那個特殊的年代,并伴隨著黃羊灘上隨風搖曳的向日葵花盤、回放出和戰友們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記憶,就像一顆顆飽滿的向日葵籽粒,永遠珍藏在我的心底,且歷久彌新,愈顯彌足珍貴。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不會褪色半分。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王濤 祖籍湖南慈利,1954年1O月出生,1972年12月由山東臨沂入伍。1974年7月入黨,歷任陸軍二十師步兵五十八團二營六連戰士、理發員、衛生員、班長,1979年3月退伍,先后在臨沂市市直多家醫院工作,任放射診斷醫師、影像診斷主治醫師、影像診斷副主任醫師等。2014年11月退休。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