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克而瑞業務板塊廣佛團隊觀點,僅供參考
近日,住建部在廣東調研時表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切實扛起責任,充分用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自主權,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在日前克而瑞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廣州樓市報告指出,在多方利好的持續推動下,上半年廣州樓市止跌企穩跡象明顯,整體表現優于去年同時期。
與之對應的,今年上半年廣州二手房交出一份什么樣的成績單?
PART 01
成交企穩,剛需為主力支撐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二手房成交面積531.67萬㎡,環比 2024下半年低位穩企,較2024上半年同比增長16%,是近四年來同時期的最高值。
但從月度走勢上看,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在今年三月達到了上半年的最高峰后,四至六月二手房成交疲軟,成交量連續三個月下滑。
而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在于產品力強、高性價比新房的分流。
以6月為例,克而瑞監測到,6月全市共有11個新規項目入市,推貨量占全市六成,認購量則占全市約九成。
價格方面,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2025上半年廣州二手房成交均價26879元/㎡,同比下跌6%,以價換量明顯。
在這其中,單價段在2萬元/㎡以下的二手房為絕對的成交主力,共成交25164套,占比45%,同比增長5%。
相反,4萬元/㎡以上二手房成交占比逐漸減少,由去年上半年的21%減少至今年的16%。
由此可見,高性價比是二手房的顯著標簽。
與此同時,隨著二手房掛牌量的不斷增加,業主為盡快出貨,二手房議價空間也在進一步加大。
克而瑞監測到,2025上半年廣州二手房議價空間12%,同比2024上半年擴大5個百分點,也是近兩年來半年度首次超過10%。
在熱銷戶型上,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2025上半年廣州二手房90㎡以下戶型最為暢銷,成交29693套,占比53%,同比去年回落2%。
90-100㎡戶型成交7741套,占比14%,120㎡以上戶型成交占比同比增長1%,套數達到了10428套。
而造成90㎡以下戶型成交占比減少的原因,或許在于新規項目的分流。
PART 02
市場容量縮小,新房取代二手房?
具體到區域上看,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番禺區為二手房絕對成交主力,共成交8078套,占比14%,其次是海珠區,成交7250套,占比13%,增城區以6054套成交規模位列第三位,占比11%。
與去年同時期相比,除越秀區外,其余11區成交規模較去年同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南沙區二手房成交規模同比增幅為36%,為所有區域最高。受新房供貨短缺的影響,推動了荔灣區二手房交投活躍提升,成交規模同比提升31%,位列第二,白云區增幅22%,位列第三位。
各區以價換量明顯,天河區受新房供求結構的影響,二手房成交均價同比降幅全市最大,達到11%。
相反,白云區的成為了全市唯一二手房成交均價同比持平的區域。
整體來看,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購房者的居住需求得到了進一步釋放,推動了二手房市場的回溫。
除政策層面外,天量二手房掛牌,競爭激烈,業主為快速成交不得不降價拋售,“以價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二手房市場的回暖。
另外一個顯著特征是,隨著高性價的新規項目入市,進一步對二手房市場進行了分流,使得二手房的市場容量有所縮小。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在過去的六月,二手房成交占比為56%,這是今年以來二手房成交占比首次低于60%。
但要注意,隨著近年來一手住宅新增供應的持續減少,二手房憑借著“所見即所得”,地段優勢、高性價比、高供應等特征,或許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二手房依舊是樓市的主力支撐。
經過十余年淬煉,克而瑞從行業數據延伸到泛地產數據,通過與上下游產業運營商的互動和滲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大數據生態圈。依托中國房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CRIC)和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CAIC)的支持,克而瑞業務覆蓋住宅開發、不動產運營、物業社區等房地產領域。創新研發產品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投資決策系統、柵格地圖系統、GoingData、易客達、金融數據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商辦數據系統、租售系統、文旅系統、康養系統、產城系統、物管系統等,為大量房企提供了決策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