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11日訊(記者 趙文碩)7月10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帶隊,赴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就“關于進一步推動深圳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提案開展重點提案督辦,共同探討深圳中醫藥發展。
深圳市政協開展“關于進一步推動深圳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
光明國際中醫藥港一期園區位于公明街道下村第二工業區11號廠房,用地面積1.88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被廣東省政府確定為廣東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的“引擎”與深圳試點,是深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的重要內容。光明國際中醫藥港率先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建設深圳市中藥飲片代煎代配中心、粵港醫療機構中藥院內制劑中心、深圳市中藥材戰略儲備庫等項目,打造集中醫藥產、學、研、用、商、戰略儲備為一體的綜合體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深圳市政協開展“關于進一步推動深圳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
據介紹,近年來,一系列關于中醫藥教育綜合改革、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并且做出了積極探索,但目前深圳市的中醫藥在產業規模、平臺、人才等方面尚存在短板。
據提案介紹,深圳當前中藥產業規模小,創新程度低。共有82家藥品生產企業,中藥生產企業僅有21家,總產值未形成規模,且未有中藥類創新藥獲批。缺乏成熟的中藥研發、交易平臺,產業集群程度低。沒有獨立的中醫藥大學,缺少先進的中醫藥研發平臺,缺少中藥材商品交易服務中心,不能一站式為中藥工業企業提供優質集采服務。中醫藥人才配置結構不合理,中醫藥人才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提供臨床服務,做基礎性研究、臨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強的創新型中醫藥產業人才數量仍有待加強。
提案建議,加強發展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帶動深圳市中醫藥企業發展;建設現代化中醫藥企業,實現傳統產業升級;建設中醫藥交易平臺,打造產業集群;發展展會經濟,搭建中醫藥全產業鏈溝通交流平臺;加強信息技術創新,打造傳統中醫適宜技術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典范城市;推動中醫藥產業“走出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