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聯合國一位叫阿爾巴內塞的女官員火了。這位專門盯著巴勒斯坦人權問題的專員,因為老批評以色列,被美國下了制裁令:凍結資產、不讓進美國。她在采訪里表示:“這簡直就是黑手黨的危險手段!”
但她這話里更扎心的是后半句:“自己這點問題與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持續轟炸和封鎖加沙地帶而遭受的苦難相比微不足道。” 這話一下子把焦點拉回了巴勒斯坦人的真實處境,也讓人想問:美國為什么這么生氣?她到底戳中了什么?
阿爾巴內塞的報告之所以讓美國和以色列暴跳如雷,主要是因為她做了幾件“捅破窗戶紙”的事:
把戰爭和生意連起來了
她不是光說以色列軍隊干了啥,而是挖出了背后賺錢的“鏈條”。報告里點名了一堆大公司,比如:賣軍火的直接提供炸加沙的炸彈、導彈;搞高科技的,像谷歌、亞馬遜、微軟,直接提供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幫以色列軍隊更快更準地識別目標;搞旅游預訂的: 它們允許在以色列非法建立的猶太人定居點上預訂住宿,等于從非法占領中賺錢;搞金融投資的: 它們把錢投到那些在占領區搞建設的公司里,給戰爭和占領“輸血”。
阿爾巴內塞甚至發明了個詞叫“種族滅絕經濟”,意思是這場殘酷的戰爭和占領,本身就是一個讓某些人賺大錢的“生意”。
撕下了“援助”的偽裝
報告還指出,打著“人道主義援助”旗號的一些行動,實際上成了“死亡陷阱”。舉個例子,報告提到有數據顯示,僅僅一個月內,就有50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等待國際救援物資分發點附近被殺。
這讓人看清:一邊是美國飛機象征性地空投點救援物資,另一邊是美國公司制造的炸彈正源源不斷地運到以色列炸加沙。這種對比太諷刺了!
其次,她還用了最嚴厲的詞:“種族滅絕”: 她在聯合國公開說,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是“歷史上最殘酷的種族滅絕之一”。這個詞在國際法上分量極重,相當于最頂級的指控。美國和以色列絕對無法容忍這種定性。
這次制裁阿爾巴內塞,說白了就是想堵住悠悠眾口。美國這招,跟小時候班里霸王欺負人,還不讓別人告訴老師是一個道理。
加沙的苦難
阿爾巴內塞被凍結賬戶、禁止入境,個人確實遇到麻煩。但她自己說得很清楚:跟加沙巴勒斯坦人正在經歷的,這根本不算什么。
看看加沙:
超過10萬人死傷,大部分是婦女兒童。
2200多個巴勒斯坦家族全家遇難。
孩子餓得在等救援物資的隊伍旁倒下。
醫院被精確轟炸成廢墟。
美國一邊說制裁阿爾巴內塞是為了保護“以色列自衛的權利”,一邊無視加沙如此巨大的人道災難。這種雙重標準,被阿爾巴內塞的報告無情地揭露出來:她證明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事行動,更是一個牽扯眾多國際大公司利益的、利潤豐厚的“商業項目”。
全球反應:這記耳光打醒了很多人
美國這一巴掌,沒把阿爾巴內塞打趴下,反而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
聯合國怒了: 秘書長發言人直接說美國這么做“不可接受”;很多國家抱團反擊:一百多個國家組成的團體準備用法律武器告美國,說他違反了保護聯合國官員的國際公約;經濟上“去美元化”加速: 這事讓更多國家覺得,依賴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太危險了,美國說凍結誰賬戶就凍結;聯合國總部可能搬家:幾十個國家在討論,要不要把聯合國一些關鍵部門從紐約搬到更中立的地方。
阿爾巴內塞被制裁這事兒,反而幫了巴勒斯坦一個大忙。本來她的報告可能只有專業人士看,現在美國一制裁,全世界媒體都盯著這事。這就等于美國親手把聚光燈打在了巴勒斯坦的困境上。
說到底,拼的還是 “人心”
其實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美國以為靠制裁就能讓別人閉嘴,卻忘了一個道理——公道自在人心。你可以堵上一個人的嘴,但堵不上所有人的眼睛。
阿爾巴內塞說她不會停,還會繼續調查;巴勒斯坦人也沒打算放棄,該告的狀繼續告,該說的話繼續說。他們可能沒有航母導彈,但他們手里有真相,有全世界越來越多支持的聲音。
現在的巴勒斯坦,就像在漫長黑夜里走路的人。雖然眼前還有很多困難,但遠處已經有了微光。而美國揮舞的制裁大棒,看似厲害,其實正在把自己變成那個 “不講理” 的角色。畢竟這世界早就不是誰拳頭硬誰說了算,真正能站得住腳的,永遠是公平和正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