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芩說過:“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里,熱鬧的朋友圈,不如干凈的關系網。”
人這一生,會結識許多人。
有的伴你走了一程,有的只打了個照面。
可總有類人,不管相識十載還是廿年,相處越久,越覺疲憊。
民間常言“交人交心,澆花澆根”,情分是雙向的,若只有你掏心,對方卻揣著明白裝糊涂,這樣的往來,不如斷了干凈。
這幾種人,不管相識多久,別再往來了,真沒意義。
一、總占便宜,從不付出的人——“來而不往非禮也”
《禮記》有云“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方是相處本分。
偏有這樣的人:
你邀他吃飯三次,他從沒回請過一次;
你借他款應急,他轉頭買了新手機,絕口不提還款的事;
你幫他帶了半月的菜,他連句“謝謝”都沒有,還嫌“你買的土豆不夠面”。
小區里的李姐,跟張嫂相識十年了。
張嫂總找李姐幫忙:“你順路,幫我取個快遞”“你會修水管,來我家看看”。
可李姐讓她幫忙接次孩子,她卻說“我孫子等著我做飯呢”。
后來李姐搬家,想讓她幫忙收拾下,她直接道“我腰不好,干不了重活”。
李姐嘆口氣,慢慢不聯系了,反倒覺得輕松。
老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這種總想著占你便宜的人,不是傻,是精——精在“只進不出”,精在“拿你的好當理所當然”。
你對他再好,他也記不住;你一旦不幫,他立馬記恨。
跟這種人耗著,就像捧著一團冰,捂不熱,還凍得自己慌。
不如趁早轉身,省下的精力,多疼疼真心待你的人。
二、見不得你好,背后使絆子的人——“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增廣賢文》有言“妒人之能,幸人之失”,有種人,見不得你比他好。
你升職了,他酸溜溜地說“肯定是走了后門”;
你買了房,他背地里跟人講“貸款壓力大,指不定啥時候就斷供了”;
你孩子考上好學校,他撇嘴“讀書好有啥用,將來還不是打工”。
更陰的是,他不光嘴上說,還偷偷使壞。
前同事小王,跟老張是十年的朋友。
小王準備跳槽,跟老張提了心儀的公司,對方轉頭就跟那公司的人說“小王業務能力一般,還愛偷懶”。
最后小王沒面上,才從別人那知曉真相,氣得渾身發抖。
民間常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種見不得你好的人,就像藏在暗處的刺,你順了,他扎你一下;你好了,他捅你一刀。
你把他當朋友,他把你當對手;你跟他掏心窩,他在背后算計你。
跟這種人來往,太累——累在“你得假裝過得不好,才能讓他安心”,累在“不知道哪句話就被他歪曲”。
不如斷了聯系,眼不見心不煩,專心過好自己的日子。
三、只會抱怨,拉你下墜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有一種人,渾身是負能量:
同他聊天,三句不離“老板偏心”“同事陰險”“社會不公”;
你勸他“要不換個工作”,他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跟他講“我最近學了個新技能”,他道“學那有啥用,還不是打工”。
我表哥以前有個發小,就是這樣。
表哥想考個證,他言“沒用,現在證書不值錢”;
表哥想攢錢買房,他又道“房價早晚跌,不如及時行樂”。
后來表哥不聽他的,考上證漲了工資,攢錢付了首付。
那發小卻總酸他“你這錢來得不容易吧”,表哥慢慢不聯系了。
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長期跟愛抱怨的人在一起,就像天天喝苦水,日子久了,自己也會變得戾氣重。
他不會為你的進步高興,只會拉著你跟他一起“躺平”;
他不會幫你解決問題,只會讓你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你”。
跟這種人耗著,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精氣神。
不如離遠點,多跟“說干就干”的人來往,跟“笑著過日子”的人相處,你會發現,生活原來能這么亮堂。
說到底,人際關系就像篩子,漏下去的是沙子,留下的是金子。
作家莫言說過:“朋友或是情人,能走過三個月的已不容易,能堅持半年的值得珍惜,能相守一年的堪稱奇跡。”
可若這“奇跡”里,全是算計、嫉妒和消耗,不如讓它早點落幕。
民間常言“寧喝朋友的白水,不貪敵人的蜂蜜”,真心待你的人,哪怕相識不久,也暖;虛情假意的人,哪怕相識十年,也寒。
別總念著“多年的情分”,情分是相互的,不是你一個人撐著的。
該斷的斷,該舍的舍,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日子才能過得清清爽爽,踏踏實實。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