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淞滬鐵路天通庵路站遺址旁,一處僅25平方米的空間近來成了虹口新晉打卡地。推門而入,滬臺青年的合影、云南過橋米線、居民閑置的繪本錯落有致,歷史的厚重與生活的鮮活在此交融——這便是剛啟幕的“時光月臺”社區文化共創空間。
以“你靠站時,快樂與美好正相遇”為初心,這個小空間將歷史肌理與現代生活無縫縫合,更藏著兩岸融合、民族團結與社區共治的“大格局”。
今天
我們走進這里
探尋其背后的設計理念和故事
“時光月臺”被巧妙劃分為“三站一室”,分別是兩岸一家親站、民族團結站、和諧社區站與無限放空工作室。每個區域看似獨立,實則交織成一張溫暖的連接網絡。全國臺聯理事、市臺聯常務理事侯佳旻是這里的主理人,在這位土生土長的虹口人,同時也是兩岸婚生子女看來,這里每一個站點,都是一段故事,一種溫度,一種連接。
走進“時光月臺”,右手邊的“兩岸一家親站”率先映入眼簾。墻上,一張張滬臺青年活動的照片串聯起兩岸文化交融的軌跡。下方的架子上,臺灣兒時零食與文創好物整齊陳列,其中與其他IP方合作的綠色粽子禮盒格外惹眼,“里面有糕點和粽子,送給考生寓意‘一舉高粽’”,主理人介紹道。這里還集中展示了首屆滬臺青少年創意短視頻大賽的成果,生動呈現出上海和臺灣兩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相鄰的“民族團結站”像座微縮民族博物館。展陳架上,云南過橋米線、西藏咖啡等特色好物錯落擺放,以“一期一品”的形式講述地域故事。未來這里還會不定期更新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的特色好物,新疆的瓜果、云南的鮮花、西藏的手作……讓不同民族的好物在這小空間流轉,也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滬就能觸摸到遠方的煙火。
最具煙火氣的是“和諧社區站”。循環商店的貨架上,居民閑置的繪本、文具滿滿當當?!白鳛樯鐓^的一份子,我們愿意為社區居民提供易物平臺,二手平臺不收的東西,都能拿來交換?!敝骼砣吮硎?,這里不是簡單的“以物換物”,更是居民互換價值、連接情感的新紐帶。
空間一角的“無限放空工作室”最為特別。雖以“放空”為名,實則是創意孵化的沃土。不同于傳統商業孵化器,這里刻意營造“允許思想自由呼吸”的氛圍?!霸诜泵Χ际欣铮袝r候放松反而能激發靈感?!敝骼砣颂寡?,工作室會重點培育兩岸青年創業項目,助力創意想法轉化為可持續的社區商業或文化項目。
這個由廣中路街道支持打造的小空間,不僅是產品展售的窗口,更是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平臺。在這里,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成為文化的傳播者與社區的建設者。
@滬臺青年,
閑暇時,歡迎來“時光月臺”坐坐,
發現新機遇,結交新伙伴!
地址:天通庵路680號
記者:張城凱
圖片:侯佳旻
編輯:張城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