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慶談判,陳龍化名“陳振東”,以毛主席秘書身份全程隨行:“毛主席回來我回來,毛主席不回來我也不回來!”
1945年8月,抗戰剛剛結束,蔣介石就連發三封電報,邀請毛主席赴重慶談判。
表面上是“共商建國大計”,實則暗藏殺機。
若毛主席拒絕,便可將內戰責任推給我黨,若主席真的奔赴重慶,則利用談判拖延時間調兵遣將。
面對這場“鴻門宴”,毛主席認為必須親自前往,才能戳穿蔣介石的陰謀。
而護送毛主席虎口脫險的重任,落在了中央社會部治安科科長陳龍肩上。
陳龍化名“陳振東”,以毛主席秘書身份全程隨行。
面對同志們的囑托,他立下誓言:“毛主席回來我回來,毛主席不回來我也不回來!”
8月28日,毛主席抵達重慶九龍坡機場,陳龍身著灰布長衫,低調地跟隨在側。
到達住處后,陳龍便在桂園內外構建起三重防線。
外圍由八路軍辦事處警衛巡邏,中院安排便衣偵察員流動警戒,內室則由陳龍親自值守,手槍始終保持上膛狀態。
重慶并不太平,國民黨這邊意見不一。
有人想要趁機將毛主席軟禁,還有人想要直接對毛主席進行刺殺。
9月1日的宴會上,當毛主席被熱情的人群簇擁上樓時,敏銳的陳龍突然意識到人群之中有異樣。
關鍵時刻,陳龍立即側身護住毛主席,他用身體推開人群,將毛主席護送下樓。
下樓后他發現,國民黨維持秩序的憲兵早已蹤影全無,可見這次宴席確實暗藏殺機。
對于毛主席的飲食安全,陳龍更是慎之又慎,凡有人宴請毛主席,陳龍都會以“主席身體不適”為由,擋下大部分酒局。
他還曾對周總理說:“他們若在酒里下毒,第一個倒下的應該是我。”
陳龍的安保策略不僅限于被動防御,他也是一個優秀的情報工作人員。
通過打入國民黨特務內部的內線,陳龍讓無數的危機消弭于無形。
比如,毛主席剛到重慶,一些反對派便計劃在毛主席出席群眾集會時,投擲反華傳單制造混亂。
幸而,陳龍提前獲取情報,在會場周圍布下暗哨。
當特務掏出傳單時,3名便衣偵察員同時撲上,將其抓捕,并沒收了其隨身攜帶的傳單和武器,避免了一場騷亂。
而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留在重慶的43天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甚至發傳單這種手段,還算溫和。
在每天來往的人群之中,還混著不少心懷叵測的刺客。
有些受到中統軍統的指使,有些來自民間的反對勢力,有些與國外有勾連。
身份不同,背景各異,卻都極難對付。
如果不是陳龍始終保持著一份警惕,毛主席的安危是很難得到保障的。
不過雖然危機重重,卻有賴于陳龍這樣的英勇之士保護,10月11日,毛主席平安返回延安。
在棗園窯洞,主席摘下自己佩戴多年的手表,鄭重的送到了陳龍手中。
陳龍在這43天里所做的一切,毛主席看在眼里,所以他破天荒的打破了不送禮的原則,用這樣一份禮物來表達自己對于陳龍的感激。
陳龍在43天里未曾睡過一個安穩覺,平均每天只休息3-4小時,卻始終保持著敏銳的警覺。
他用出色的警衛工作,為重慶談判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光明網《陳龍:潛蛟鎮深潭,魑魅哪遁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