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山心沙島上的候鳥。黃國慶攝
“在港口區企沙鎮山心沙島的灘涂上,候鳥們嬉戲覓食、盤旋飛舞,綠島上樹木林立、郁郁蔥蔥,呈現出一幅綠洲碧波群鳥飛的生態畫卷……”6月13日,防城港市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上,由港口區文化館參演的小品《候鳥的約定》在“第十三屆廣西基層群眾文藝會演防城港市選拔賽”中亮相,為觀眾呈現了企沙鎮山新村村民和愛鳥人士保護山心沙島的感人故事。
小品《候鳥的約定》主要講述了環保與開發之間的矛盾沖突及調和過程。周微微作為環保局工作人員,致力于保護山心沙島這一候鳥越冬棲息地。而村民李伯在王總的誘惑下,想通過開發海島獲利,王總則一心盤算開發,不顧海島生態環境。王總催促李伯簽約,準備動用推土機開工,周微微竭力阻攔。李伯起初在利益誘惑下搖擺不定,但周微微不斷向他強調候鳥對于海島的重要性,并提及他兒子小時候與候鳥的故事,李伯想起與兒子的約定,明白保護海島對候鳥、對兒子回憶的意義,最終醒悟并拒絕與王總簽約,守護住了山心沙島這一候鳥天堂。
小品以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心沙島的保護和修復工作為原型。在防城港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東南海域,有一座呈海馬狀、長約300米、寬約140米的小島——山心沙島,島上成片的木麻黃郁郁蔥蔥,連接陸地和海島的棧橋兩側種植了大片紅樹林,島中心及周邊沙灘、濕地灘涂上,水鳥們在安心覓食、翩翩起舞。
小品《候鳥的約定》。洪許艷攝
因擁有紅樹林、泥質灘涂、沙灘等優質且豐富多樣的濱海濕地生態環境,山心沙島成為廣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之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重要的中轉站和越冬地。每年9月至次年3月,在山心沙島停歇的鳥類基本穩定在2萬只至5萬只,特別是發現有瀕危極危的勺嘴鷸。
然而,在2016年前,山心沙島曾面臨島失鳥飛的風險。由于全島由沙質土壤堆積形成,生態系統脆弱,風浪侵蝕、水土流失嚴重、島體穩定性差,島體由1996年記錄的11.2公頃急劇縮減至4.1公頃(2017年)。
島嶼修復、生態保護工作迫在眉睫。2016年,港口區啟動申報中央海島和海域保護資金工作;2017年,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獲批實施;2018年,項目正式啟動實施。項目建設之初的宗旨主要是海島保護+旅游,但港口區海洋局在向社會發布征求意見公示中,根據眾多鳥類專家和各地愛鳥人士的建議,反復論證、完善方案,放棄原建設方案中的觀景臺、休閑廣場、環島路和游人棧道等旅游設施,最大限度地保護修復了海島脆弱的生態環境。最后通過生態攔沙堤、沙灘修復、原有植被修復、植被種植及配套設施建設等開展生態護岸和島體加固修復工程,同時加強對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環境的衛生清潔工作,對影響候鳥遷徙的圍網進行拆除;開展海島生態監測站點建設,提高監視監測能力。
修復后的山心沙島。鐘馥蔚攝
通過建設養護成效初現,島體面積由2017年的4.1公頃擴展至9.2公頃。海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沙蟲等海洋底棲生物迅速繁殖。2018年以來,山心沙島單次記錄到鳥類數量超過1.3萬只,是2016年3000只的4倍之多,涵蓋了95種鳥類科目、8種全球受威脅鳥類。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山心沙島日漸成為當地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利用的重要平臺。項目建成后,海島周邊旅游吸引力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到山新村、簕山古漁村游玩,企業入村投資投產,輻射帶動農家樂等新型商業形態的迅速興起,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經過這幾年我們的共同努力,2017年我們山新村(榮獲)這個全國文明村,所以說現在搞旅游搞民宿的也很多了。我們去年數了一下,搞民宿的大概有50多家,跟旅游掛鉤的群眾現在基本上有兩三百戶開展旅游活動?,F在從前年開始,我們在旅游這塊,群眾就得到了第一桶金?!狈莱歉凼懈劭趨^企沙鎮山新村黨支部書記陳波說。(蘇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