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起,南航在廣州往返北京大興航線推出“一刻登機”服務,全面取消值機截載時間,允許旅客在航班起飛前15分鐘抵達登機口即可乘機,打破了國內機場一般提前30到40分鐘停止值機的慣例。消息迅速登上熱搜,評論區里“支持”成為高頻彈幕,有網友表示“比高鐵還方便”。
南航此舉并非偶然。近年來,高鐵網絡日益完善,對中短途航線形成巨大沖擊,逼得航司“卷服務”——從跨航司簽轉到壓縮地面流程,都是要把時間差搶回來。另一方面,近年航司運營的數字化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南航與白云、大興兩大樞紐合作程度高,安檢、行李分揀、客票系統早已實現一體化,能夠為旅客提供高效的安檢和登機服務。對高頻、輕裝、改簽靈活的商旅乘客而言,這樣的時間紅利可望提升航司黏性,增加高艙位收益。
過去國內機場普遍執行“飛機離站前45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的行業基準,源自民航管理部門的早期《航旅指南》:留給航司完成旅客信息上傳、艙單平衡、行李配載及安檢復核等安全關鍵流程。各航司、機場又在此基礎上自行設定30—40分鐘的柜臺截載和20分鐘登機口關閉,意在預留擺渡、遠機位登機和延誤緩沖時間,其結果就是旅客常被要求提前兩小時到機場,候機區里表情麻木的旅客成為機場一大風景,航空出行“速度優勢”被起飛前的漫長等待消解。
為何今天能把關口縮到15分鐘?首先當然源于技術進步,“一證通關”“刷臉登機”“無紙化安檢”已在97%以上的中國機場落地,大興、白云更是全流程人臉識別,省去了排隊驗票與人工核對。其次是旅客結構變化,隨身行李箱+在線值機成為主流,商務與周末輕旅行比例飆升,托運需求顯著下降。另外,國內新建機場致力于優化候機樓旅客動線,如青島、成都等新建航站樓最遠步行距離控制在600米內,智慧導航實時提示登機口方向。當然,同業示范效應也是民航提升服務的一大推動力。如鐵路部門今年已在京廣等八條高鐵開放寵物托運,持續用“人性化”搶市場份額。民航若不及時迭代服務,客流與收益將進一步被分食。
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有托運行李的旅客,南航明確規定仍需在起飛前30分鐘完成托運手續。旅客在享受便利服務的同時,也要合理規劃行程,避免因個人遲到影響其他乘客和航班正常運行。而高峰時段安檢排隊、航站樓步行距離等不確定因素,缺乏出行經驗的旅客需要特別留意。乘機本質上是群體協作,個人遲到會迫使全機旅客在艙門口“等你”——廣播里最常聽到的催促其實是對效率的無奈提醒。期待旅客守時、機場精細管理、航司持續用科技做減法,把更多“地面時間”還給乘客。也希望民航管理部門在充分風險評估后,把試點經驗推廣到更多干線上,讓“只用一刻鐘”成為行業新常態。 □ 呂德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