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早察主播 董靜怡
究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還是“讓美國走向衰敗”?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簽署的“大而美”法案,這是一個可能改變美國未來十年經濟格局的重大法案。
此前,這個法案在國會通過得并不輕松,眾議院只以218票對214票的微弱優勢通過,參議院甚至要靠副總統萬斯的一票才打破僵局,足可見爭議之大。那么,這部法案究竟會給美國經濟帶來什么?是真正的“偉大”,還是加速社會撕裂的導火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部法案的核心其實就兩點:稅收減免、削減福利。這屆美國政府和共和黨議員們當然要借機吆喝,聲稱減稅可以加速經濟增長,新關稅政策和大幅削減社會事業支出,還會讓國家財政更加穩健,諸如此類。但很快人們就發現,這個法案其實就是一句話:給富人減稅,給窮人減福利。
法案延續了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將企業所得稅鎖定在21%,同時提高了多項個人免稅額度,比如小費收入2.5萬美元以下免稅、加班工資1.25萬美元免稅、老年人額外6000美元免稅等。這些政策看似讓民眾賺便宜,但仔細看就會發現,真正的受益者是高收入群體。耶魯大學的研究就說了,收入前1%的家庭將獲得45%的減稅紅利,而底層20%的家庭稅后收入反而下降2.3%!換句話說,這是一場精心包裝的“劫貧濟富”的稅收游戲。
而在減稅的同時,美國財政赤字卻在飆升!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未來十年,這部法案將使聯邦赤字增加3.4萬億美元。美國政府聲稱經濟增長能填補這個窟窿,但歷史數據卻漏了餡——2017年減稅后,美國GDP增速短暫沖高至2.9%,但2019年就回落至2.3%,而債務卻一路狂飆。如今,美國經濟已顯露疲態,2025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負增長,減稅還能創造奇跡嗎?恐怕很難。
在另一方面,美國社會福利大幅削減,法案對醫療補助和食品券動大刀,預計將導致1200萬人失去醫保,4000萬人的食品補貼被削減,其中包括1600萬兒童、800萬老人和400萬殘疾人。法案試圖通過強制福利受益者工作來提振就業,但這有用么?要知道,美國制造業的真正困境是技術工人短缺!而不是勞動力不足。非法移民從事的農場、清潔、流水線工作,本地人根本不愿接手。我們看最新就業數據就知道,美國新增崗位主要是醫療和教育,制造業和實體經濟還是非常疲弱。這樣的就業結構,能支撐“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夢想嗎?
最后,我們不能忽視美聯儲的角色。特朗普不斷施壓美聯儲降息,甚至公開要求鮑威爾辭職,這種政治干預央行的做法極其危險。如果美聯儲的獨立性被削弱,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滯脹危機!而鮑威爾的任期即將結束,下一任美聯儲主席是否會屈從于政治壓力,開啟新一輪“放水”?如果真是這樣,美元的信譽將受到極大挑戰。
從目前來看,“大而美”法案更像是一場政治博弈的產物——富人減稅、窮人買單、債務飆升、福利縮水。短期或許能制造一些經濟數據上的“繁榮”,但長期來看,它可能加劇社會分裂,拖累經濟增長,甚至動搖美元的全球地位。明年美國將迎來的中期選舉,被看成是廣大選民對這個法案的一次公投,將決定共和黨接下來的政治命運。
最終,這場“大而美”的豪賭,將會如何影響美國,我們拭目以待。
出品:財經早察工作室
總統籌:鄧紅輝
執行統籌:陳晨星 祝乃娟
監制:洪曉文 曾婷芳
主播:董靜怡
編輯:洪曉文
設計:王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