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挪不走的鄰居,中國和日本在千百年發展中沒少產生羈絆。
尤其是上個世紀日軍發起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嚴重創傷,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國人始終將國仇家恨深深刻在骨子中。
但日本卻不以為意,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卻始終沒有放棄對中國的野心。
他們供奉罪惡滔天的“靖國神社”,還發展自衛隊,更重要的是,日本還在研究核相關。
可以說,日本骨子里就帶著侵略的惡劣屬性,和平只是表面,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露出獠牙伺機撲殺。
為什么日本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國軍事專家戴旭表示,因為中國從來沒有單獨地戰勝過日本,所以日本還會抱有幻想,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狠狠教訓日本一頓,把他們打疼,永絕后患!
軍國主義未被泯滅
直到現在,那些在二戰中侵犯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的甲級戰犯還在靖國神社。他們不僅沒有釘在恥辱柱上,甚至還被日本人年年供奉著。
2024年,近百名日本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而時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也奉上了祭品;時間再往前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同樣參拜靖國神社。
岸田文雄
我國每次都鄭重警告,中國堅決反對這種行為,因為靖國神社并非單純地宗教祭祀,里面供奉的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戰死者,而且大部分還是對外戰爭的人。
尤其死于侵華戰爭的也不在少數。侵華戰爭中,日軍用慘無人道的手段屠殺、折磨中國人。供奉侵略者,可想而知日本究竟在打著什么樣的心思。
在挑動中國人神經的同時,日本還在不斷發展自衛隊,其實力幾乎快趕上一個國家的軍隊了。
每年的例行演習中,日本總會推出一些新型武器,就比如說今年6月初,新型戰術車,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反艦導彈,速度超5馬赫,能夠在飛行中機動變軌的高超音速導彈等等。
除了陸基武器,日本的海上和空中力量也在美國的幫助下不可小覷,早在上個世紀,日本這個戰敗國的實力就已經遠超中國了。
當然,要說威脅性最強的,要數日本的核問題。從上個世紀開始,日本因為核電站逐漸掌握了核技術,而商業方面也有了適合用于核彈的原材料;作為核心的“钚”,日本在2018年時就已經被曝出擁有至少47噸,能造出來6000多枚原子彈。
日本想過擁核嗎?毫無疑問是有的,因為日本并沒有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并且每次在會議召開的時候,日本都會以各種理由拒絕,這不得不讓人懷疑。
另外,侵占釣魚島,曾喊話“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已經無數次站在中國的對立面。
之所以現在保持和平,是因為和平穩定是當今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中日之間合作的利益比撕破臉好得多。
因此,表面的和平永遠只停留在表面,沒有徹底泯滅日本侵略的心思,我們也有部分責任,因為歷史上我們的表現,讓日本還殘存希望。
從未單獨戰勝過日本
早在唐朝,我國就與日本起了沖突。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戰,是唐朝和朝鮮半島的一個叫做新羅的國家一同戰勝了日本。
此戰過后,日本前前后后派了20多批使者學習中華文化。但不過百年,在安史之亂后,唐朝統治出現裂縫,于是日本便趁機想要侵略東南沿海地區,雖然由于不敵撤退,可這些動亂都沒能傷及日本的根本。
元朝時期,日本成為藩屬國,但山高皇帝遠,元朝統治管理的力度非常弱。1274年和1281年,元朝因為使者被殺而決心報復日本。
然而,久居內陸且運氣不好的元朝,兩次出海想要攻打日本,卻都因臺風而返航。
因為這事,日本忽然自信心就崛起了,兩次都返航,這意味著他們簡直是天佑之國。在中國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日本開始主動發起進攻。
1592年,日本進攻朝鮮,還想要擾亂視線趁機進攻明朝,給明朝擾的煩不勝煩,雙方爆發沖突,六年之后,日本退兵,明朝班師回朝。
但由于在朝鮮土地上,明朝配合,且對日本本土沒造成什么傷害,日本不僅沒長記性,反倒認為中國戰斗力也就這樣。
清朝統治后,強盛時期雖然無人敢犯,但在19世紀后期,清朝就成了一只大肥羊。列強紛紛磨刀霍霍,日本也在長期的潛伏下找到了機會。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清將朝鮮作為決戰點,日本在千年后終于打贏了,也如愿靠著《馬關條約》拿到了臺灣、澎湖、釣魚島和巨額的白銀。
拿著地,拿著錢,日本徹底發達了。他們將這些白銀投入國內發展,在綽綽有余的情況下,日本的軍事力量迅速崛起,東亞強國從此刻誕生。
之后的幾十年時間中,日本的野心不僅囊括了中國,還有大部分的亞洲。1937年,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中國為了抵抗,軍民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
我們以慘勝的結果收尾,但除了我國,蘇聯和美國也在戰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這一次,日本仍然沒有徹底被擊敗。歷來,中國要么就是有幫手,要么就是無法傷及日本本土。
所以軍事專家戴旭才會在自己的著作《C形包圍》中說,中國從未單獨徹底戰勝過日本,未來如果有可能,就可以與之一戰,永絕后患!
日本軍國主義不滅,就總有想侵犯周邊國家的打算。而現在,日本背靠美國,雖然和中國有合作,但其實是公然站在我國對立面的。
他們發展經濟,發展軍事實力,還想搞核。明明中國掌握著釣魚島的主權,日本卻偏偏惹出爭端,挑撥臺海,拜靖國神社,再這么下去,中日之間的未來還真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現在最好不要試圖越過中國的底線,中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戴旭的話是提醒,也是警告。
和平發展我們固然歡迎,但如果想侵犯我國核心利益,那我們的國防力量也不是造出來嚇唬人的。
觀察者網:托卡馬克之冠:中國社會的對日“應激”狀態,源于兩個“不徹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